科技青年说 | 以青春热情,投身科研“诚”长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直属机关党委、机关团委 发布时间: 2025-07-09 16:01 文字大小:

科技厅青年干部“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专题大讨论活动(决赛)圆满落幕,10名科技青年代表聚焦“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结合自身工作和经历,谈认识、谈体会、谈打算,并针对当前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有的放矢,提出意见建议,充分彰显了科技系统青年干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接下来,“山东科技”将陆续展出参赛作品,一起聆听科技青年声音。今日推出第六期《‌以青春热情,投身科研“诚”长》。

以青春热情,投身科研“诚”长

省情报院 崔梦

行车至长清,是我熟悉的街道,路过山东师范大学的校门,我向着图书馆深深地望了一眼,那三年是我科研生涯的起点,犹记每一个为论文点灯夜战的晚上,我忧心于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完整、原始数据是否保存得当、小论文发表是否顺利。也看到很多同学的“AI成果”和“不端”论文的见刊,听到一些声音:可以训练一下AI生成论文;可以多投几个刊物提高命中率呀……思绪未停,我已坐在了中医药大学报告厅,参与“科研诚信进校园”的政策宣讲,才猛然意识到,我的角色已经转变,从科研人,变成了科研人的服务员。彼时的我,不敢心存侥幸,严谨认真完成学业;此时的我,在经手了许多论文抄袭、一稿多投、不当署名的学术不端案例后,更是心怀敬畏,坚决扛牢诚信使命。

去年七月,带着对科技事业的懵懂和一丝莽撞,我走进了省科技厅,走向了监督处的工作岗位。作为一个刚走出校园的科研“萌新”,要说“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那真的是“看不懂、没办法、不会干”。从文件运转,到支部党建,到科研诚信,从熟悉各项工作流程,到配合案件调查处理,我向领导同事们学习,我在琐碎工作中锻炼,我在实践风浪里成长。

这一年,我接了无数的失信举报电话,有不当署名、数据造假、图片误用、论文抄袭、代投代写……在其中一起案件的调查中,被举报人是我认识的一位医生,在我眼里,他是兢兢业业的技术骨干、是仁心仁术的白衣天使,但迫于职称晋升的种种压力,没有守住底线而走向学术不端,我最终只能把他如实录入国家失信人员数据库,既震撼,又遗憾。这一年,我们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进行诚信审核,为业务处室提供参考,查询约12万人次、3万家单位,发现有的科研人员破坏学术公平、占据科研资源、漠视制度规范,居然多年来多次做出严重科研失信行为。我不禁时常想到我的来时路,想到导师的教诲,才越发体会到守住诚信底线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职称考核指标的挤压、毕业的压力不应成为借口。诚信意识薄弱,学术风气难纠正才是失信问题频发的根源。部分科研人员对于科研失信行为了解不全面,存侥幸心理,被互联网上一些“论文加工”“论文代理”广告所骗,陷入发表“水刊”、论文代写、买卖的陷阱。同时,AI技术的发展应该成为推动学术更上一层楼的助力,而绝非失信者的利器。

一年来,我们完善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发现案件调查的堵点,力争不再有漏网之鱼。我们搭建“科研诚信信息系统”,联合各市完善全省失信人员数据库,在项目的关键环节提前预警。我们严肃对待每一条举报,认真梳理线索,依法依规处理,通过事后惩戒保障更多科研人员的权益。我们加强作风学风建设,进高校、进医院,剖析案例、宣讲政策,让更多科研人员增强诚信意识,避免误入学术不端的深渊。我们一切工作的目的,不为惩处,只为保护,是与广大科研人员统一战线、同向发力,向失信行为“亮剑”,走好当下路,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跟班学习结束之后,我将再次转变角色,回到省情报院,我新的科研阵地,再次回归一个科研人。我一定还会有无数个为论文、为科研而奋笔疾书的晚上,那时的我一定会是更成熟、更坚定的科研人,因为我一定处在一个科研诚信教育普及、科研人员“不愿失信”的自律环境,失信行为惩戒有力、科研人员“不敢失信”的他律环境,多方监督协同配合、科研人员“不能失信”的安全环境,体制机制科学合理、科研人员“不必失信”的公平环境。我期待诚信创新蔚然成风的未来路。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深感荣幸能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参与到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全国两会和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为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将不断成长,不忘来时路,走好当下路,期待未来路,经风雨而不改初心,踏荆棘而无畏前行,让我们以行动告诉未来:这一代科技青年,在科技强国路上,从未缺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