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通过机制创新、渠道畅通、链条攻关、生态重构,靶向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愿转、不能转、不会转、不敢转”难题,全面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
深化一项机制,推动制度创新
深化科创共同体体系建设,围绕绿色果蔬加工和高端铸造2大主导产业和硅基材料、浸渍纸等优势产业,布局建设创新联合体,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中试放大、工业化生产的链条。截至目前,已组建绿色果蔬加工、浸渍纸创新联合体2个,光伏新材料共性研发平台1个,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2个。
打通供需两端,实现渠道畅通
建立“技术需求+成果转化”双向对接沟通机制,围绕精密铸造、现代农业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瓶颈,绘制“技术需求清单”和“成果转化清单”,采取“揭榜挂帅”精准匹配供需,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落地无缝衔接。今年以来,链接服务企业60余家,整理企业技术需求20余项,解决产业链共性难题6项。
强化三方协同,助力链条攻关
发挥科技部门资源优势,依托省、市科技大市场服务平台,探索“政府搭台、中介服务、校企对接”运作模式,打通科技转化“绿色通道”。落实“百校千企”计划,借力兰陵(上海)科创中心,面向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招引适用项目、成熟成果和急需人才。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企业承接能力,培育成果转化主力军。今年以来,对接高校院所20余家,促成产学研合作11项。
完善四个保障,促进生态重构
强化政策保障,落实科教强县建设“1+1”政策体系,引导资源要素投向科技创新。强化项目保障,组织县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强化科技金融保障,用好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政策,解决企业研发资金困难。强化服务保障,编制县域版政策实操手册,分层分类开展宣讲培训。今年以来,组织政策宣讲18场,覆盖企业100余家,为企业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贷款33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