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青年说 | 激扬青春力量 勇攀科技高峰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直属机关党委、机关团委 发布时间: 2025-07-15 08:59 文字大小:

科技厅青年干部“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专题大讨论活动(决赛)圆满落幕,10名科技青年代表聚焦“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结合自身工作和经历,谈认识、谈体会、谈打算,并针对当前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有的放矢,提出意见建议,充分彰显了科技系统青年干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接下来,“山东科技”将陆续展出参赛作品,一起聆听科技青年声音。今日推出第九期《‌激扬青春力量 勇攀科技高峰》。

激扬青春力量 勇攀科技高峰

人才处 赵青

这些年,我经常思考,作为省科技厅的青年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该如何定位?在向科技强省迈进的新征程上,我们又该如何奉献青春?

我想从“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三个维度,用三句诗和大家分享我的思考。

首先,科技工作怎么看?我认为,这正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我还清楚地记得,2023年9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海生厅长首次发布10项“山东好成果”,让我震撼不已。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又用一大段篇幅,列举了整整10项“好成果”……这一个个“全球首次”“国际领先”的背后,是山东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更是山东科技“硬实力”的缩影。

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省委、省政府连续高规格召开全省科技大会,省级科技资金达到145.2亿元。刚刚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林武书记亲自出席并讲话,再次吹响了向科技强省进军的号角。

作为省科技厅的青年干部,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全省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找准差距、努力超越,争当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面对这么艰巨的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拱北十二小时”。2021年12月,我在珠海、澳门之间的拱北口岸,度过了跌宕起伏的12个小时。当时正好有部电影叫《长安十二时辰》非常火,所以大家就给我这段经历起了这个名字。

那时疫情相对缓和,科技部抓住机会组织到澳门交流——这是疫情以来第一次跨境交流,所以非常重要。

当时,我还在合作处,厅里派我陪着企业、高校、院所参加。通关的时候,别人都很顺利,我却被扣住了。警察蜂拥而至,把我从闸口带到值班室,又转到办案区,大铁门“咔嚓”一关,手机、证件都被没收。

三四拨人轮番询问,两个小时以后,才在巨大的“中国边检”标志前,正式宣布我不能出境,又派两个警察一前一后把我送回了珠海。

我拖着箱子垂头丧气地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这次活动都是我在沟通对接,我不去,相当于联系的桥梁没了,那还怎么交流合作?”想到这里,我下定决心,决不能半途而废!

经过好几个小时,打了无数个电话,终于从不能出境,变成最快三五天后可以出境;又变成当天可以出境,但不确定具体时间,只能一次次去试,每次又按原流程再过一遍,直到第四次才成功。

事儿是办成了,但这短短几百米的路,我却从早上8点走到了晚上8点,往返两万多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个经历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时刻提醒我不要轻言放弃。科技工作专业性很强,现在更是发展到了“深水区”,再想前进一步都很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信念、不懈努力,做真抓实干的“行动派”、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记:吹尽狂沙始到金!

近年来,厅党组开展了“科技大讲堂”“比武打擂”等活动,为我们提高能力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积极学习提升、主动担当作为,为青春书写满意答卷。

首先,要以“学”筑基,做科技政策的“活字典”。就拿我负责的泰山人才工程来说,总体上包括两大类、四小类,以及好几个专项,体系非常复杂,不掌握政策就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我们下一番功夫,当好业务领域政策“活字典”。

其次,要以“闯”破题,做改革攻坚的“爆破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拉开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今年全省的工作主题也是改革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不断推陈出新,尽快练就一身“硬本领”。

最后,要以“纪”为镜,做廉洁从政的“追光者”。曾经有个外单位同志说,省科技厅人均管着一两个亿。这句话虽是玩笑,但警示我们必须时刻管好自己、严守底线,在科技项目立项、人才工程遴选等关键环节确保不出纰漏。

青年,是希望的开始,也是梦想的起点;是破晓时分的万丈光芒,也是暗夜中不灭的星星之火。

作为省科技厅的青年干部,我们要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锐气,怀“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以青春之我,让科技之光照亮千家万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