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双十百千工程”为核心抓手,系统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以下简称“国创区”),走出了一条产业转型与生态治理协同并进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是强化政策集成,夯实国创区建设基础支撑。出台《枣庄市创新引领乡村振兴“双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出成果”的要求,市级每年度建设10个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10个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100个和美乡村示范村、1000个和美乡村提升村,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带动乡村振兴向全域净、全域美、全域富升级转变,为国创区破解“农业资源价值实现不充分、乡村发展要素集聚能力不足”两大瓶颈制约问题筑牢根基。
二是多元资金保障,激活国创区建设发展动能。创新“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双十百千工程”建设,其中对每个“双十片区”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对每个和美乡村示范村提供50万元建设资金,累计撬动行业部门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本114亿元,实施项目1197个。同时,各区(市)落实财政资金和建设用地政策,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撬动更多企业、社会资本投入示范片区,为国创区建设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三是现场推进聚力,打造国创区建设示范标杆。连续三年在全市召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牢固树立“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重中之重”理念。紧扣农业“微笑曲线”两端发力,建立完善苗种培育、智慧管理、冷藏保鲜、精深加工、电商销售、品牌推广等多层级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东菜西粮、北果南渔”发展格局,滕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等7个百亩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运营,峄城石榴成功纳入国家级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推动国创区形成更多可持续、可复制的“创新引领乡村可持续发展”枣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