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好成果 | 突破“卡脖子”难题,引领高端膜级聚砜产业新发展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规划处、创发院区域中心、富海(东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3-13 14:55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聚砜,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自20世纪6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长期被海外厂商牢牢掌控并垄断着市场。如今,富海(东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重大突破,攻克了聚砜膜材料的关键技术瓶颈,为我国化工产业带来新的希望与契机。
聚砜技术重大突破,成功填补国内空白
聚砜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医疗领域,它是血液透析膜的关键成分,为无数肾病患者的透析治疗提供支持;于环保而言,水处理膜中常常能见到它的身影,助力净化水资源,守护生态环境。不仅如此,在航空航天、半导体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里,聚砜更是作为不可或缺的战略关键性基础原材料,支撑着诸多高精尖技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这些应用领域对聚砜的纯度、性能和稳定性有极高的要求。
此前,国内高端膜级聚砜树脂基本依赖进口,技术被国外企业所掌控,使得聚砜价格长期处于高价,导致国内水处理膜及血液透析膜企业生产发展缓慢,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聚砜项目组通过与山东大学等国内科研单位紧密合作研发,成功突破抑制环化副反应、高纯度分离提纯、多方位链段端基封锁等关键技术瓶颈,成为国内首个攻克此技术难题的企业,获得了19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让国产聚砜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细究技术突破细节,在抑制环化副反应环节,聚砜项目组通过精细优化聚合工艺条件,巧妙降低了环状低聚物的生成;面对高纯度分离提纯挑战,他们另辟蹊径,开发全新分离方法,促使产品纯度显著提升;而在多方位链段端基封锁方面,运用特定封端剂精准把控聚合物的分子量与端基结构,为聚砜产品的高质量奠定基石。
打造国内最大规模聚砜产线,大幅提升高端化工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聚焦技术层面,高端膜级聚砜关键制备项目在多个关键节点实现了重大跨越。
一方面,传统聚砜生产所采用的氯甲烷封端工艺弊端渐显,不仅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富海聚砜项目组果敢创新,摒弃这一传统工艺,引入新型液相封端剂推动均相聚合反应,进而开发出新型单 / 双封端技术。这一变革不仅成功规避了氯甲烷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还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以聚砜树脂中环二聚体含量指标为例,经技术改良后,其含量从原本的 1.7wt% - 2.5wt%锐减至 1.2wt%以下,有效降低了环状低聚物对膜性能的干扰,使得膜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展现出稳定的性能与出色的韧性;同时,产品分子量分布更窄且可控性增强,确保了膜制品性能的均一稳定以及孔径分布的均匀性,极大提升了膜的选择性与渗透性,截留率及水通量直追国外竞品。
不同阶段的聚砜
另一方面,在高纯度分离提纯领域,富海聚砜项目组自主研发专有新型提纯技术,创新性地将蒸发结晶与精馏两种工艺有机结合,搭配高效分离提纯设备,成功实现高纯度聚砜树脂产品的量产。这一组合拳式的技术方案,能够精准且高效地去除杂质,满足高端应用场景对聚砜产品纯度的严苛要求。
与此同时,凭借多方位链段端基封锁技术,富海聚砜项目组成功构建起完整的产业化关键技术体系与生产体系,实现连续化、规模化生产,有力保障了产品批次性能的稳定性,确保每一批次产品质量都能维持在高标准水平,为下游产业提供坚实的原材料供应保障。
聚砜项目试生产成功
2024年,作为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聚砜装置,富海(东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7000吨/年特种工程塑料项目顺利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其聚砜产品以优异的性能、稳定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据行业预测,至“十四五”末,高端膜级聚砜产品有望实现年销售收入 3.1 亿元,带动环保水处理、医疗器械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年产值预计可达 50 亿元,为相关产业链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为下游膜材料企业节约近20%成本,产品稳定性更优
聚砜的用途极为广泛。聚砜膜还具备出色的热稳定性,在高温环境下依然能保持其结构和性能的稳定,这对于一些需要高温处理的工业过程意义重大,例如高温分离和过滤等。
在环保水处理领域,聚砜膜能够大幅提高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洁的水资源。在医学领域,我国肾衰患者的治疗率将逐步提高,对血液透析的需求也会随之的增长,聚砜膜的消费量有望大幅增加。预计到2026年,国内血液透析膜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元以上,为聚砜膜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聚砜产品可为下游膜材料生产企业节约近20%的生产成本,这将极大地推动下游企业的发展,显著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聚砜成品
自投产以来,聚砜树脂在水处理膜行业诸多客户中实现稳定应用与销售。客户反馈显示,铸膜液清澈且稳定,直观反映出产品纯度高、杂质含量低;脱盐及通量指标满足实际需求,充分表明产品分离性能优异,与国际竞品不相上下,且优于国内同类产品。富海聚砜项目负责人表示,国产聚砜将持续精进,不断打磨产品细节,以契合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聚砜的成功研发,是我国化工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它将为我国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环保水处理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聚砜项目组研发人员将继续深耕聚砜领域,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水平,以严谨态度和精细化管理保障各环节高质量稳定运行。同时,以更开放姿态应对市场变化,积极搭建“聚合产业+共混改性”一体化服务平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凭借稳定高质量运营实现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