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科技厅等19部门印发了《山东省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6—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主要背景及起草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抢抓“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省科技厅成立机器人工作专班,深入调研全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充分借鉴先进省份经验做法,广泛征求省直有关部门、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等意见建议,并听取高水平专家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行动计划》,文件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部门联合发文形式印发实施。
二、总体思路
《行动计划》重点把握三方面原则:
一是坚持从高处着眼。顺应全球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紧盯国家机器人重大任务部署,高点定位、高标谋划,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明确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创新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二是坚持往实处落地。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社会智能化服务、应急救援等领域新需求,发挥山东工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先进整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在细处发力。统筹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等关键要素,构建机器人全链条创新体系、推进机器人全链路产业融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未来产业先行地。
三、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共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目标。到2028年,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软件系统、整机制造等关键领域,突破50项以上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10项以上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建设20家以上国家、省级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0人以上,打造机器人赋能百业的100个标杆应用场景,将山东建设成为全国机器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高端制造的集聚地和未来产业的先行地。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聚力实施机器人核心技术“筑基”行动、重大产品“焕新”行动、场景应用“拓展”行动、产业发展“提质”行动等四大专项行动,建立健全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机器人产业技术体系,着力塑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第三部分,组织推进。从加力创新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深化创新要素保障和强化组织推进实施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形成省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确保重点任务全面落实,行动计划落地见效。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