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鱼台:聚焦“四链”融合发展,强化人才链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鱼台县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24-08-06 16:21 文字大小:

近年来,鱼台县精准聚焦“四链”融合发展,大力开展人才链引领经济发展突破行动,持续壮大人才链、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高效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一、多措并举引育集聚人才。一是坚持对内挖潜育人才。采取校企联合培养、企业自主评价、新型学徒制、重点人才工程申报等方式,加大对县内人才资源的挖潜培育工作,有效形成了人才培育“发现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的良性循环模式。二是坚持对外合作引人才。采取与省人才发展集团、北京济宁博士联盟、俄罗斯专家协会等海内外资源平台合作,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与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了山东省第一家农科小院“稻花香农科小院”,并定期组织行业专家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讨水稻育种和项目申报等事项,持续助力鱼台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优化环境聚人才。严格落实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定期到企业对人才专家进行走访慰问,及时解决好专家人才关注的住房、医疗、入学等“关键小事”;结合《济宁人才金政20条》和县域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鱼台人才强县25条》《鱼台人才金政15条》等一系列惠及范围广、奖励额度高的激励性政策,用真金白银引才、育才、聚才、用才,在全社会营造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

二、立足产业链优化教育链。一是因情施策,围绕特色产业需求设置教育教学。结合县内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绿色农业三大特色产业用才需求,大力推行“订单式”服务模式,加强企业与县内院校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养、晋升机制,实现“企业下单、院校培养、人才入职”无缝衔接模式。二是精准研判,开展多方会商机制。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实际,定期组织企业、县直相关部门与合作院校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联合培养人才的相关事项。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鱼台分院全面合作,组织县各部门、企业定期开展双向对接交流机制。谷亭街道联合山东农业大学省派第一书记工作队,邀请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毛志泉教授来鱼授课,指导堤岸绿色经济带产业发展,助力高效农业。三是整合资源,聚力做强教学培训平台。支持县职业中专成立鲁西南“融·创”职业教育联盟,与省内20余家成员单位合力打造职业教育发展命运共同体,持续壮大鲁西南焊接人才培训基地,探索实施“入学即入工”订单式培养,与中核集团等县内外8家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累计培育7000余名技能人才走上工作岗位。

三、立足教育链壮大人才链。一是合作育才,整合资源培养人才。强化“校地企合作”力度,结合企业需求,联合培养人才,并组织企业和人才共同申报国家、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和科技创新项目。王庙镇创新开展“点单式送教”活动,主动对接高校院所,邀请编织、焊接、烹饪等专业高技能教师开展“下乡镇进企业送技能”活动,积极培育乡村技能人才。二是对外引才,借助县外资源优势引进人才。持续推进“北京济宁博士联盟家乡行”“海外院士鱼台行”等活动,吸引高校专家学者来鱼合作洽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以赛育才,积极承办和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连续多年承办省市技能大赛,20余人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大赛奖项,其中1人荣获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技能大赛车工组金奖,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积极组织企业高层次人才参加省市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10余人获奖或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四、立足人才链激活创新链。一是平台聚才,充分发挥高能级人才平台创新效能。依托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一系列高能级平台引聚中国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山东大学、扬州大学等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二是选派挂职,持续注入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常态化开展“百人进百企”活动,梳理企业发展诉求,聚焦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突出服务导向,帮助攀登企业选聘10名高校院所专家担任“科技副总”,解决“卡脖子”等关键技术难题20余项。三是人才大赛,集聚高层次人才创新项目。积极组织县内高层次人才团队参加省市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赛项目、比创新、亮成绩,精心挖掘并筛选多个优势创新项目落户鱼台,为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助力经济发展。

五、立足创新链服务产业链。一是聚焦产学研,助力企业攀登发展。持续推进大院大所招引,帮助28家重点企业与“中字头”“国字号”大院大所开展实质性科研合作;与俄罗斯院士团队共建中俄无损探伤检测中心,并入选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二是创新研发,充分发挥延链补链作用。积极探索自主建设新型研发高能级平台新路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快建设新材料中试及产业基地项目,基地有博士团队8人全职在岗搞科研,聚力攻坚高端碳纳米管前沿技术。三是赋能升级,持续做多做强链主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持续推进企业提档升级,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革新,先后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省级专精特新46家、瞪羚6家,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