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鱼台:“四个创新”助力企业发展跑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鱼台县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24-06-17 16:48 文字大小:

近年来,鱼台县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求,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通过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措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有效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创新培育机制,提质增量创新高。一是建立“五张清单”制度,找准培育高企方向。向镇街和园区进行深度挖潜,建立攀登企业、新增“四上”企业、新增市场主体、专利授权企业、研发活动企业“五张清单”,分类开展跟踪辅导和精准服务。通过科技孵化载体培育一批、科研人员创办一批、传统产业改造一批、科技招商引进一批,充实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储备库。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建立高企培育储备库,并及时完善更新数据库。二是实行“片区包保”,把好入库企业质量关。实行片区包保责任制,成立三个由科级干部和业务科长、业务骨干人员组成的科技服务工作组,全覆盖包保全县镇街和开发区企业。组建县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联合的辅导队伍,深入储备企业开展精准辅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帮助企业梳理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产品,并规范研发管理和财务管理体系,“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做好梳理归集、提升申报质量,确保入库企业全部通过高企认定,壮大高企群体规模。三是加强“重点扶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政策要素重点向有潜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倾斜,聚集场地、设备、人员等要素,配强重大科技项目、高能级平台、高端人才等资源,培育出一批研发投入大、科技成果丰硕、创新绩效突出的科技型企业,入选省科技领军企业库2家以上。引导企业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等优势,实现企业规模和发展质量双提升,让科技领军企业成为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龙头力量。2024年力争培育新增高企25家以上、总量突破100家。

二、创新平台搭建,提速增效求新意。一是引技术建平台。强化技术攻坚能力,大力推进大米、杞柳等新领域发展,打造市级标杆平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重点推动鲁泰化学、辰龙药业、安泰矿山等龙头企业建设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研发平台。提升企业梯次培育能力,建立创新平台申报计划台账,两年内实现58家县域重点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全覆盖,不断壮大产业发展主力军。二是引资源扩平台。自主培育创新主体,积极储备省级以上平台申报资源,大力探索自主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创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22家,其中省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6家。建设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化工新材料中试及产业基地项目,刘永刚博士率团队在基地攻坚高端碳纳米管前沿技术,技术成熟后将带动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并为申报高能级创新平台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引人才强平台。提升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人才效能建设,发挥已建成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引才、聚才作用,跟踪了解创新平台的运行情况,掌握平台的科研项目进展和人才供需情况,并采取“以项目引才”“以才引才”等方式,持续吸纳人才,切实发挥其聚才作用。揭牌成立“北京济宁博士联盟鱼台乡村振兴基地”,指导“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顺利通过省科技厅验收。

三、创新人才智库,提智增才开新篇。一是建设人才集聚高地。突出活动引才,组织企业积极参加“中科系院所专家济宁行”“名校合作直通车”等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以上,备案院士工作站1家以上,引进外国专家5人以上;组织指导安泰、润农、康华、心传等企业申报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外专双百”计划、“海外工程师”等人才项目,引育省级以上重点人才5人以上。二是持续发展专家智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承办各类产业论坛和学术交流会,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问计于智。承办2023第八届中国(济宁)新型煤化工精细化技术创新论坛,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300多位精英参加,对鱼台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等情况,定期组织重点产业企业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科研项目进展和需求。同时,围绕科研需求进行分析研判,依据结果匹配高校院所协会,主动上门对接洽谈,商议合作方式,签订合作协议,提升科研成效。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80余次,签约招引大院大所16家,建立研发机构5处,成功突破科技前沿技术6项。

四、创新精准服务,提温增色破新局。一是开通惠企政策“直通车”。整合多部门惠企政策编印成册,到镇街、企业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工作。通过新媒体、动态更新政府官网政策文件,利用微信服务平台及时向企业进行点对点分类精准推送科技惠企政策。建立政策兑现工作专人负责制度,秉承“能早则早,能快则快”原则,及时收发信息,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统一代办,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二是打通企业研发“中梗阻”。逐镇街摸排企业,建立规上企业数据库,推动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归集。大力拓展大米、杞柳、挂车等研发新领域阵地,针对企业项目名称、科研人员、财务情况、逻辑关系精准指导,建立研发企业数据库。同时,联系第三方辅导,协助企业建立研发财务账,健全“研发数据库、研发辅导员”体系,建立“每月上门、全年不撤”服务机制,指导企业规范研发归集,真正把服务送到家。三是当好企业融资“店小二”。大力推动科技金融平台深度赋能,以“店小二”式服务举办“金政企”对接服务,畅通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引导担保、银行、投资机构等通过“投补贷联动”方式支持科技项目20项以上,备案科技成果贷突破2亿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