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1]
山东省统计局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山东省财政厅
2024年10月28日
2023年,全省科技经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R&D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占比进一步提高。
一、R&D经费投入情况
2023年,全省R&D经费投入达到2386.0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2]之比)达到2.59%,比上年提高0.10个百分点[3]。
分活动类型看,全省基础研究经费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应用研究经费176.5亿元,增长7.8%;试验发展经费2109.5亿元,增长9.5%。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为4.2%,比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4%和88.4%。
分活动主体看,企业R&D经费2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8.7%;政府属研究机构R&D经费95.2亿元,增长20.3%;高等学校R&D经费127.6亿元,增长11.7%;其他主体R&D经费51.2亿元,增长16.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R&D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88.5%、4.0%和5.3%。
分地区看,R&D经费投入超过百亿元的市有10个,依次是青岛(433.5亿元)、济南(374.9亿元)、烟台(227.6亿元)、潍坊(185.8亿元)、临沂(146.6亿元)、淄博(136.8亿元)、德州(115.8亿元)、滨州(115.3亿元)、济宁(104.3亿元)和东营(101.9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市有9个,依次为滨州(3.70%)、日照(3.17%)、聊城(3.12%)、德州(3.04%)、淄博(3.00%)、济南(2.94%)、泰安(2.79%)、青岛(2.75%)和东营(2.61%)(详见下表)。
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根据财政决算,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科目完成322.7亿元,比上年增加9.4亿元,增长3.0%。其中,省本级科学技术支出科目完成105.5亿元,占全省科学技术支出科目完成数的比重为32.7%;16市科学技术支出科目完成217.2亿元,占全省科学技术支出科目完成数的比重为67.3%。
注: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据。
[3]根据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据,2022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已修订为2.49%。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指报告期为实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而实际发生的全部经费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R&D)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国际上通常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基础研究 指一种不预设任何特定应用或使用目的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获得(已发生)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新知识。
应用研究 指为获取新知识,达到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而开展的初始性研究。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可能用途,或确定实现特定和预定目标的新方法。
试验发展 指利用从科学研究、实际经验中获取的知识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知识,开发新的产品、工艺或改进现有产品、工艺而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2.统计范围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统计范围为全社会有R&D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以及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的企事业单位等。
3.调查方法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调查方法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一级建筑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政府属独立法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等单位)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高等学校及附属医院采用全面调查取得;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采用抽样调查推算取得;科研育种相关企业和未在科技、教育部门统计范围内的三级甲等医院采用重点调查取得;其他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使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资料推算等方法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