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在行动”第一百一十三期直播
田风荣 科技特派员滨州市牛服务团成员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副院长
王玉茂 科技特派员滨州市牛服务团成员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研究员
刘吉山科技特派员滨州市牛服务团成员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研究员
孙玉勤 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23-03-14
山东广播电台



本期介绍
滨州市牛产业服务团来了!滨州是我省的养牛大市,阳信被誉为中国“第一牛县”。养牛过程中经常遇到犊牛腹泻,这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又该如何防治?怎样创建无重大人畜共患病动物疫病净化场?春季牛呼吸道疾病多发,阳信区域的多发是由哪些病毒引起的呢?阳信以肉牛产业为主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到底“牛”在哪里?更多详情,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视频和图文直播。
牛肉是优良的高蛋白食品,营养非常丰富,易于被人体吸收,也是国人青睐的食品,我想大家都有过购买牛肉的经历,那么作为消费者来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判断牛肉的好坏呢,我们请科技特派员滨州市牛服务团成员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副院长给我们支支招?
田风荣:牛肉是高蛋白食品,外观上达到新鲜,具体选择有这么几步:
第一步,看颜色。新鲜牛肉的肌肉 呈现出来的颜色 是均匀的红色,脂肪 是白色或是乳黄色的,高档牛肉 具有红白相间的大理石花纹,脂肪含量较高,具有光泽度。而摆放过的 次鲜肉,在色泽上 转暗发黑。要是变质的牛肉,在色泽上 呈现暗红色,没有光泽。
第二步,闻气味。新鲜的牛肉凑近闻,气味正常,带有一点儿腥味或者是草的芳香味。
第三步,摸黏度。屠宰鲜牛之前是要断 水 断料的,优质的牛肉含水量较低,所以新鲜牛肉啊,摸起来不粘手,并且牛肉表面有风干膜,稍微有些干燥。次鲜肉的话表面干燥并且粘手。而变质的肉呢,则会呈现表面极度干燥或者发黏的状态。
第四步,试弹性。用手按压牛肉,新鲜牛肉的凹陷处能立即恢复,弹性大。
第五步,掐水份。用手掐捏新鲜牛肉的切割面时,表面干燥,肉质紧实,没有水析出,这个品质也一定不会差。
今天我们的科特派服务对象是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这也是一家以肉牛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咱们公司依靠什么样的技术工艺培育出这样好的牛肉的?
孙玉勤:我们亿利源的牛肉不客气的讲是我们国内最好的。我们常年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山东农大等专家教授的指导,有在座的专家现场指导,从品种上,高端肉牛我们是用安格斯,渤海黑牛和澳洲和牛进行三元杂交,公牛在6个月左右进行阉割,阉割的公牛再经过24个月以上的精心饲喂才能出高档具有大理石花纹的雪花肉牛。
为什么要进行杂交?为什么要进行阉割?
孙玉勤:杂交有利于优秀基因的聚集,发挥杂交优势。公牛阉割后体内激素发生改变,有利于脂肪的沉积。在饲喂上,我们用独特饲料配方,肉牛在生长过程中听音乐,吹风扇,做按摩,喝温水,睡软床,有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自然能产出好的牛肉。特别是我们培育的鲁蒙黑牛品种,集合了安格斯,渤海黑牛,澳洲和牛的优点,生产出的雪花牛肉,口感味道独特,余香满口,肉味绕梁不绝。
这些真的能让牛肉更好吗?
孙玉勤:从屠宰讲,我们具有世界先进的屠宰设备和车间,恒温屠宰、无菌分割,先进的排酸、保鲜技术,致使含菌量低,保存时间长等优点。公司生产的东坡牛扒是2016年杭州G20峰会的国宴食品,深得各国领导人厚爱。公司生产的各种肥牛产品是各大火锅店的畅销产品。
总之,养好牛出好肉,品种是基础,养殖是关键,屠宰加工是保障,这两者我们公司都具备。
今天我们邀请的产业专家是滨州市科技特派员牛产业服务团成员,有请田院长为我们介绍一下团队的组建情况吧:
田风荣:滨州市牛产业服务团成立于2021年12月,由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与沾化区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的7名专家组成,包括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2名、高级畜牧师1名,专业涵盖牛遗传改良、繁殖育种、健康养殖、饲料饲草、疾病防控、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服务团成立后,针对服务产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重点服务对象和主要服务技术,定期召开技术工作会议,保证本团队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实行岗位责任制,每位特派员都要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实施进度,确保岗责一致,成效突出;实行任务考核制,牛产业服务团制定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切实保证牛产业服务团工作质量,为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我们实行团长负责制,采取“一对一”、“一对多”以及“多对一”的方式广泛开展科技服务。
咱们产业服务团与当地的牛产业有什么比较好的帮扶合作模式吗?
田风荣:模式还真不算少,比较有效的有以下这么几种形式。
一是建立科研成果推广示范基地。通过这个平台,针对肉牛、奶牛健康养殖,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比如:示范推广肉牛优良品种选育,牛的饲养管理、粪污资源化利用、奶产品加工的一些新模式、新技术和新工艺。
二是建立专家、博士工作站。通过这个平台,定期、不定期到养殖场户指导,主动帮企业找问题、解难题,见效也快。
三是强化科技培训。整 合行业内的高端人才资源,在各县区对养殖人员开展科技培训。通过对养牛业进行行业分析,讲解高效健康养牛的新技术、新模式等,帮助解决牛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四是建立创新创业共同体、产业联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带动当地产业提升整体水平。如,帮助建立了滨州市肉牛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滨州市肉牛产业联盟,发起成立滨州市奶业协会,提出一些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产业团解难题 你来问我来答
专家解答
孙总,今天来了我们养牛的专家,你有什么要问的问题吗?
孙玉勤:在养牛过程中经常遇犊牛腹泻,是那些因素造成的?请王老师解答一下?
王玉茂:规模化牧场犊牛腹泻是引起犊牛死亡主要疾病,腹泻是一个症状的总称。发生腹泻原因很多,有管理因素、营养性代谢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特征是拉稀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和体重减轻。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出生一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被称为新生犊牛的杀手。传染性因素主要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为什么会造成腹泻呢?
王玉茂:一是饲养管理,营养因素造成腹泻:1牛舍通风、防暑,降温,保暖,见光措施不到位,环境潮湿、污泥。2初生及时喂初乳不及时、冬天不注重犊牛保温及母牛乳房清洁卫生。3.代乳粉质量差。4不控制喂奶、犊牛料喂量。突然性的更换饲料。5.草料霉变。
二是传染性因素:1细菌性因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A型和C型魏氏梭菌2病毒性因素:冠状病毒 轮状病毒。3寄生虫因素;隐孢子虫 球虫、绦虫 、蛔虫线虫4.混合感染因素。
孙玉勤:其中治病因素牛大肠杆菌病会造成犊牛拉稀,死亡,尤其是犊牛死亡率比较高,这种情况该怎么防治?
王玉茂:主要表现肠炎、肠毒血症等多种临床症状。主要为犊牛黄痢、告牛白痢和牛水肿病3种。犊牛白痢、黄多发生于以2周龄犊牛较为多见,牛水肿病是犊牛的本病主要发生于断乳犊牛。其临床特征是腹泻、脱水,由于排黄色或灰白色的稀便。患病犊牛常呈急性败血症,潜伏期短,常于临诊症状出现后数小时至ld 内急性死亡。1-7日龄以内的犊牛常发,初期体温升高,可高达 40℃,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心跳加快和脱水。明显的水样腹泻,粪便的颜色、变化很大,腹泻物呈现黄色、白色或绿色。粪便中带有血液和黏膜碎片。
防治方法因大肠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最好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消炎、补液调节电解质紊乱,缓解酸中毒。给母牛注射大肠杆菌疫苗,在产前 4~10 周给母牛接种,可预防犊牛腹泻。可以详细讲讲怎么防治
那牛大肠杆菌是怎么感染、流行情况是怎样的呢?
王玉茂:本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以及正常动物和人的肠道内,一般不引起疾病,且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者致病性大肠杆菌侵入肠外组织时,就会产生内毒素和肠毒素致病。
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有时也可经产道或脐带垂直感染。本病多发生于二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产房和保育栏卫生很差,脐带未消毒都能促使本病发生。1圈犊牛中,只要有1头发病,1-2d内几乎全窝犊牛均发病,发病率通常在90%以上,死亡率高达100%。犊牛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但冬、春季节较多发生,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
滨州市是我省的养牛大市,2022年,滨州市肉牛存栏35.58万头,规划到2025年存栏达到50万头,阳信是中国“第一牛县”,产业链完整,肉牛业相关产值达到600亿以上。今天我们的科特派服务对象是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这也是一家以肉牛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孙总,您觉得咱公司实力最牛的地方是哪一块啊?
孙玉勤:我们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固定资产2.3亿元,现有员工近300人,是国家牛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是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国家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实施单位,第一批进入国家物联网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企业。最牛的地方:一是投资1,2个亿建设了一个全国领先的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5G万头牧场。二是投资2.7亿元建设了集世界各国最先进的设备的肉牛屠宰厂如德国伴斯肉牛自动屠宰线、冰岛马瑞奥智能分割加工线以及美国希悦尔真空包装设备,日本神户制钢的制冷系统,车间墙面都是铝镁锰板装修,车间达到了医药级水平。实现了全程冷链、全程溯源、全程净化。对牛肉冷链加工提升到新的高度,屠宰分割加工水平达世界先进水平。
这套设备牛在哪里?
孙玉勤:如德国伴斯肉牛自动屠宰线屠宰时可以通过电子耳标自动采集牛只的全部信息。冰岛马瑞奥智能分割加工线可以是每块肉精准排队,不同的部位肉自动找准自己的位置,可以精准称重,精准溯源,提高工作效率。美国希悦尔真空包装设备能够实行无空气贴体热缩,是肉品完全处于真空环境,延长保质期,日本神户制钢的制冷系统能够是屠宰车间始终保持25度恒温,加工车间保持12度恒温。铝镁锰板装修是车间杂菌含量降低到最低水平。
这个牧场这个技术,牛在哪里?
孙玉勤:投资1.2亿元建设高标准的万头肉牛数字化智能化5G牧场,养殖我们自己在专家指导下自2018年开始自主培育高档肉牛新品系——鲁蒙黑牛,鲁蒙黑牛是从新西兰进口基础安格斯母牛3000头,经过与渤海黑牛,澳洲和牛多元杂交的一个高端肉牛新品系,目前已经到一代育成牛和三代犊牛。
再就是通过5G互联网技术、通过牛只电子耳标自动传输各种数据信息上云储存,通过智能中央厨房配料系统精准配料,是每头牛达到可追溯,可溯源,达到食品的绝对安全。
现在遇到什么产业发展的问题请孙总继续提问
孙玉勤:请问专家怎样创建无重大人畜共患病动物疫病净化场?
王玉茂:2021年10月28日《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动物疫病净化场是指通过农业农村部或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评估,达到特定动物疫病净化标准的养殖场。实施动物疫病净化消灭,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路径,也是动物疫病防控的最终目标。创建净化场,就是从净化消灭本病。以种畜场、奶畜场和规模养殖场为对象,稳步推进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净化,实现人病兽防、源头防控。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净化,2021 年8 月2 日,山东畜牧兽医局印发《山东省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管理指南》《山东省重点动物疫病监测净化工作方案(2021 版)》,要求推进全省重点动物疫病监测净化,提高规模养殖场管理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推动动物疫病防控从稳定控制到净化消灭转变。2021 年10 月7 日,农业农村部下发《关于推进动物疫病净化的意见》,要求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力争通过5 年时间,在全国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净化场。2022 年3 月,山东省印发《山东省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技术规范》,要求推进牛结核病等疫病净化工作。申报程序,申报部门填写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制定的山东省动物疫病净化场申报书,经县、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市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统一报送至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近三年疫病监测情况汇总表。承诺近两年内未发生过重大动物疫情及净化病种(病名)的流行,自查符合《动物疫病净化评估技术规范》。
孙玉勤: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不断上马规模化奶牛场,奶牛数量持续扩大,这对肉牛养殖有影响吗?
刘吉山:影响是肯定的。奶牛规模持续扩大,奶牛场能提供一些淘汰母牛,作为肉牛屠宰,另外,奶公牛育肥、屠宰是世界普遍存在现象,奶牛能够提供奶公犊牛作为育肥牛,为市场提供牛肉。市场上肉牛、牛肉增多了,价格自然就要降了,这样就会导致育肥肉牛价格下降,利润降低,从而影响到养肉牛的积极性。
孙玉勤:冬春季呼吸道疾病很严重,阳信区域,是由哪些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刘吉山:冬春季节,牛呼吸道疾病确实很严重,主要表现为流鼻涕、咳嗽、流泪,呼吸急促,腹式呼吸,体温升高等,实际上,这是一个症候群,很多病毒、细菌都能引发这样的症状。经过我们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实验室检测发现,以这三个病毒为主:牛冠状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合胞体病毒,特别是冠状病毒居首,其次传鼻,很多时候,它们也混合感染发病,导致严重损失。对于病毒性疫病防控方法主要是打疫苗来预防,目前,只有传鼻有商品化疫苗,其他两种,没有疫苗,建议,牛场要建立合理程序,免疫牛传鼻疫苗。对于发生了呼吸道疫病的牛,我们要结合临床症状对症治疗,抗菌、消炎、抗病毒措施,也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讲述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于该产业以及社会发展的价值在哪儿?
刘吉山:牛产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领域,这个领域包括关系到牛奶,牛肉,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能否喝到牛奶、吃到牛肉。目前,全国来说,2022年肉牛屠宰量达到了3000多万头,奶牛存栏量640万头,其中,山东省存栏肉牛197万头,奶牛86万头,产业、产值巨大,对社会的贡献不言而喻!我们的研究领域就是为牛业发展保驾护航,研究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尽最大努力提升牛业效益,提升生产效率,其意义非常重大,任重而道远。
这个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刘吉山:2022年牛肉净进口量268.95万吨,比2021年增加了35.70万吨。总体来说,牛肉生产国内还处于供应不足,中国牛肉生产、消费量稳步增长,所以未来肉牛养殖会持续维持在盈利状态。不过需要提醒养牛具有养殖周期长,回报慢,资金链长的项目特点,建议大家不要盲目上大规模化牛场,要适度规模,保持资金链健康;另外,养牛作为农村老百姓传统致富项目,过于资本化,也不利于乡村振兴。
本人认为,最近5年内肉牛还处于盈利状态,特别是2023-2024年随着新冠疫情结束,经济回暖,消费会进一步提升,经济活动加强,肉牛价格会快速上升,快速进入盈利状态,前景可期!
服务团如何助力该产业升级、提质增效?
田风荣:服务团作为基层的科技服务组织,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的服务基层,积极研发新的技术,同时积极推广新产品、新模式,发挥成果转化器的作用。整合有效资源,助力沿黄牛产业高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
一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针对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主动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工作,借助相关科技创新资源,破除产业发展瓶颈。像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疫病诊断检测防控平台建设,就会对养牛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是着力提升养殖人员的科学素质。结合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牛创新团队平台、以及地方政府和各类人才团队的力量,加大对养牛业科技培训与技术指导力度,送技术、送服务、送信息,激发养殖人员的内生动力,有效促进牛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下沉基层解决难题。直接面向养牛场户的需求,及时快速解决一些短平快的问题。同时对接全国的高水平专家为其把脉问诊,为他们找出管理漏洞,帮助其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以科学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
孙总,请您谈一谈通过科技特派员服务,您有哪些收获?
孙玉勤:作为肉牛业实体,我从科技特派员服务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从人才引进、牛场日常管理,疫病检测,饲料营养等各方面,服务团队都对我们提供了大量帮助,服务及时到位,关键还免费,我们对此非常感谢团队专家的无私奉献。通过这些服务,为牛场创造了大量效益,初步估计仅节损一项,也有100余万元,间接效益无法估计。总之,科技特派员服务特别接地气,我们企业、养牛户特别受益,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