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在行动”第一百一十一期直播
张自坤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德州市科技特派员辣椒产业服务团团长
段青青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博士,德州市科技特派员辣椒产业服务团成员
董玉柱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部部长
2023-02-20
山东广播电台



本期介绍
团长张自坤带队的德州市科技特派员辣椒产业服务团来了!武城辣椒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评为“全国十大名椒”,武城是“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之一。为了解决辣椒种植中费时费力、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他们优化集成了辣椒间套作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节目中,他们将详细科普“麦辣套”复合种植模式。另外,如何选择适宜的辣椒品种提高收益?夏秋季雨水多对辣椒危害大,如何有效预防辣椒涝害问题?更多详情,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视频和图文直播。
一提起辣椒产区,人们自然而然想到是云贵川渝和两湖地区,很少人知道咱们山东省也是辣椒优势产区,山东产的辣椒也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我请山东辣椒领域的龙头企业来介绍一下他们的优势是什么?
董玉柱:我们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始建于1992年,坐落于中国辣椒城,是江北规模最大的集辣椒育种、种植、收购、加工、储藏、销售、出口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实现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韩式风味酱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辣椒配料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辣椒配料系列、韩式风味酱系列、鲜椒酱系列、辣椒提取物系列、辣椒快速消费品系列等五大系列一百多个产品,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美国、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多家国际、国内500强食品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与青睐。
山东人的口味不太能吃特别辣的辣椒,所以我们的种植都是以什么口味的辣椒为主?本地区辣椒的消耗大吗?我们为什么是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中心?
董玉柱:山东是全国辣椒生产优势产区,土壤、气候、水文等农业生产条件非常适合辣椒的种植,生产的辣椒商品性好、产量高、加工品质好,种植的绝大多数辣椒辣度中等或偏低。咱们山东气候条件不适宜高辣品种辣椒的生产。山东生产的辣椒除供应当地辣椒加工企业加工外,大部分销往贵州、四川、重庆等食辣地区。像金乡辣椒主要供应“老干妈”进行加工。山东省有众多较大规模的辣椒加工企业和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辣椒产品基本从青岛出口到国外,山东逐渐形成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中心、全国最大的辣椒加工和出口基地,全国80%的干、鲜椒制品出口在山东。
山东辣椒比较出名的是武城辣椒,武城辣椒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何特点,目前武城辣椒产业发展如何?
董玉柱:“武城辣椒”据文字记载已有近200年的历史,经过世代的精心栽培,逐渐形成独特风味的“武城辣椒”。武城辣椒以皮薄、肉厚、色鲜、味香、辣度适中,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享誉国内外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评为“全国十大名椒”和“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称号。武城县辣椒产业蓬勃发展,辣椒加工转化率达80%以上。辣椒加工产品涵盖了辣椒食品、辣椒红色素、鲜椒酱等五大系列100多个产品。
主持人:是的像咱们“英潮”就是咱们武城县的知名辣椒产品品牌?除此之外还有“虎邦”、“辣贝尔”、“多元户户”、“东顺斋”等等。那今天我们的董老师也是带着产业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实际难题要来请教我们的专家的,马上请出他们。
产业团解难题 你来问我来答
专家解答
今天我们邀请的产业专家是德州市科技特派员辣椒产业服务团成员,有请张自坤团长为我们介绍一下服务团组建的相关情况吧:
张自坤:德州市辣椒产业服务团成立于2021年12月,由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5名专家联合组建。服务团重点为德州市的辣椒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提供技术服务,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推广辣椒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新工艺,帮助解决辣椒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为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服务团成立后,针对服务产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重点服务对象和主要服务技术,定期召开技术工作会议,保证本团队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接下来有请董玉柱提问,目前咱们面临的哪些实际问题?
董玉柱:辣椒种植中费时费力、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约辣椒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请问有没有更加省工省时高效的种植模式?
为什么辣椒产业费时费力?你们在之前辣椒种植过程中采用的什么栽培方式?费工最多的是哪方面?
董玉柱:辣椒种植从育苗、苗期管理、移栽、田间管理直至收获,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工,用工量较其他作物要多得多。我们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辣椒种植模式,一年只种一茬辣椒。在辣椒苗移栽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一个劳动力一天最多移栽半亩地,人工成本更是逐年上涨,严重挤压了辣椒的利润空间,导致我们不敢扩大种植规模。
张自坤:传统的辣椒种植模式一年只收一茬辣椒,辣椒定植前、辣椒收获后田地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土地利用率低,单位效益不高,再加上种植过程中时间、人力成本的投入,导致比较收益低。近些年,我们通过不断试验示范,优化集成了辣椒间套作节本增效栽培技术,2021年被列为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经过多年调研和研究,我们发现,“麦辣套”复合种植模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辣椒高效栽培模式。
这种模式具体怎么操作?需要注意什么?
张自坤:该模式是将辣椒种在预留的小麦套种行里。小麦在10月播种,预留60-70厘米的套种行,第二年5月份将育好的辣椒苗移栽到预留的套种行内,这样小麦和辣椒有1个多月的共生期,小麦可以给辣椒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辣椒定植时施入的肥料和浇的定植水可以促进小麦灌浆,籽粒饱满。去年我们邀请当地农业专家测产,亩产小麦1000斤,产量和纯种小麦差不多。
套种辣椒后,小麦能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吗?
张自坤:当然可以了,联合收割机的轮子在麦茬上行驶,不会伤到辣椒。需要注意的时,辣椒不能移栽过早,小麦收获时伤到生长点,五一以后定植为宜。小麦收获后,每4行辣椒套种1行玉米,玉米可以给辣椒提供遮阳,减少辣椒病毒病和日灼病的发生,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这样能实现小麦、辣椒、玉米可实现“三种三收”,不仅较好解决了“粮经争地”矛盾,确保了粮食安全,同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收入。
一年三作三收给农户带来了更好的收益,非常棒,还能不能减少用工,让辣椒种植变得容易些呢?
张自坤:为了在实现增效的同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对麦套辣椒栽培模式进行了改进,由传统的育苗移栽改为机械化精量直播,省去了育苗、移栽环节,大大提高了效率,一辆播种机每天可播辣椒40亩,极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省工、省时、省力。
您能详细说一下这个机械化精量直播技术,可以展开来说说具体怎么操作吗?
张自坤:辣椒机械化精量直播技术是将辣椒种子经过丸粒化以后通过机械直播于预留的套种行内,由于辣椒种子比较轻、不规则,过去不能实现精量播种,现在将辣椒种子丸粒化处理以后,就可以实现精量播种,一穴就播两粒种子,这样就省去了以后间苗用的人工。该机械可以同时实现机械起垄、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播种一次性完成,用工减少5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肥料利用率提高15%,农药使用量减少10%以上,亩增收1200元以上,提高了麦套辣椒的机械化、规模化、生态化种植水平。
董玉柱:现在辣椒种植仍以常规种为主,常规种红色价低、不稳定,限制了辣椒深加工的发展,请问适宜精深加工的辣椒品种怎么选择?
你们种植的辣椒以什么品种为主呢?
董玉柱:我们种植的主要品种主要是北京红、益都红,三樱椒,近几年品种退化严重,产量和品质都在下降。
张老师,目前市场上有哪些好的辣椒品种呢?
张自坤:目前露地辣椒品种80%以上是常规种,产量、品质、抗病性逐年下降。在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我们自2010年开始专注优质抗病加工专用辣椒新品种的选育。2015年有3个辣椒品种通过山东省审定,并在农业农村部进行了登记。其中“德红1号”皮薄、肉厚、香味浓,且加工后皮肉不分离,是制作鲜椒酱的理想品种,“英潮红4号”是加工专用辣椒品种,色价高,果皮韧度高,适宜提取色素和进行辣椒圈和辣椒丝的加工。目前这2个品种在我省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
张老师,您能给农户推荐一些辣椒品种吗?
张自坤:2017年开始,我们依托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每年试验示范全国辣椒育种单位的辣椒品种100多个,从中筛选出一些适合山东种植的优质抗病品种。朝天椒类型的品种主要有博辣天骄4号、艳椒465、北科系列、艳红系列品种;鲜椒类型品种主要有德州1号、津红系列、博辣系列、湘研系列;干椒加工类型主要有英潮红4号、红龙13号、红龙18号、博辣红牛等。
董玉柱:辣椒涝害是当前生产中的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尤其遇暴雨天气,一旦水淹将严重影响辣椒产量甚至绝产,请问如何有效预防此问题?
段博士,辣椒遇涝害如何处理?如何预防呢?
段青青:辣椒是浅根系作物,不耐涝,如遇涝害,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及时排涝。有积水地块应立即排水,无积水地块应马上开沟晾墒。降低土壤湿度,增加土层氧份含量。二是促根保果防病。辣椒淹水后根系受损,极易侵染病菌,造成落花落果。及时喷杀菌药和促生根药剂,如恶霉灵+嘧菌酯+中微量元素肥+芸苔素内酯。促进根系生长和辣椒长势的恢复,同时具有保花保果的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淹的辣椒感染其它病菌害的可能。对于无法恢复的植株,尽量早点拔除,以免造成病菌扩散。为防止辣椒涝害,应选用优良高抗品种,在辣椒定植前要在椒田四周挖好排水沟,采用小高垄覆膜定植。
董玉柱:夏季高温,辣椒病毒病发病严重,传播迅速,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请问如何防治辣椒病毒病?
段博士,病毒病危害这么大吗,该如何防治呢?
段青青:病毒病被称为植物的“癌症”。辣椒一旦感染病毒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危害十分严重。辣椒病毒病虽说可防不可治,但如能早发现早治疗,还是有办法控制的。目前病毒病防治主要有5项措施。一是选抗病毒病较强的辣椒品种,这是减少病毒病危害的关键。二是对辣椒种子进行消毒。三是辣椒苗期喷施2-3遍2%氨基寡糖素水剂,不但可促进辣椒苗生长发育、根系发达,还能提高辣椒免疫力。四是科学施肥,多施有机肥。五是化学防治。在不同的发病时期选用针对性药剂,在发病前施用植物增抗剂(如氨基寡糖素、低聚糖素)和病毒钝化剂(如烷醇·硫酸铜、琥铜·吗啉胍),在发病初期及中期施用病毒抑制剂(吗呱·乙酸酮、宁南霉素、氯溴异氰尿酸等)对辣椒病毒病进行防控。
张老师,你们团队研究领域是什么?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服务产业发展?
张自坤:我们团队研究领域主要是加工型辣椒新品种选育、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等。辣椒产业是武城县重要特色产业和民生产业,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组建辣椒产业服务团,可以切实促进辣椒产业相关科研人员下沉辣椒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针对辣椒生产上的热点难点,及时开展技术研究和指导服务,能加快加工型辣椒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推广,破除辣椒生产上的技术瓶颈,切实促进武城辣椒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服务团下一步准备开展哪些具体工作,促进产业升级、提质增效?
段青青:服务团作为基层的科技服务组织,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的发挥成果转化器的作用。一是针对以上产业难题,主动开展技术研发创新,破除产业发展瓶颈。我们目前正在大力推广麦套加工辣椒机械化直播技术,将对加工辣椒产业发展带来变革性影响。二是积极对接帮扶。选择生产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作为定点帮扶单位。在武城县武城镇建立辣椒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辣椒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全面发展。三是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在辣椒育苗、移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各个关键时期,服务团成员均到田间进行现场指导。四是开展专家基层行。实地了解、针对性指导当地种植户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引导种植户建立发展辣椒生产的新观念、新思维,让科技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
未来辣椒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是什么?
张自坤:随着辣椒用途的不断开发和食辣人群的不断扩大,辣椒品种选育要满足不同种植方式、不同消费群体、不同出口的需求。我认为未来辣椒品种培育的主攻方向为抗病抗逆、优质特色、细分专用。
1、抗病抗逆:培育抗病性强、抗低温、高温盐胁迫、干旱胁迫的辣椒品种,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辣椒育种的主攻方向。
2、优质特色:不同消费群体对辣椒不同品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如鲜食辣椒以炒菜为主,培育纤维素含量少、口感好的微辣皮薄糯软的薄皮泡椒、螺丝椒适合大多消费者的需求。加工辣椒的大发展,市场急需培育特殊风味的加工辣椒品种。
3、细分专用:辣椒栽培方式多样、产品类型更丰富,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产品需要有不同的品种支撑。
未来山东省辣椒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张自坤:我们山东拥有“武城辣椒”、“金乡辣椒”两个地理标志,“中国武城英潮辣椒价格指数”价格风向标,“山东省辣椒协会”这一优势平台,简称“两标、一指、一平台”。不论是在产业能力还是在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上,久居全国辣椒产业的“高地”。随着食辣人群的不断扩大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辣椒产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辣椒也是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山东省辣椒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你认为山东省辣椒产业要做强做大,目前最重要的是哪项工作?
张自坤: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打造山东辣椒特色产业知名度。要学习借鉴“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的模式,充分利用好山东省辣椒产业的“两标、一指、一平台”,让山东省的辣椒种植有规程、辣椒生产有保障、辣椒产品有标准、辣椒企业有品牌、辣椒价格有导向。将山东省辣椒产业上下游各类经营主体、各种生产要素融入到辣椒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来,产生“化学反应”,实现同频共振,打造好山东辣椒这一特色产业的“主板”。同时,不断扩大山东省辣椒特色产业知名度,真正把山东省的辣椒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使其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抓手。
董部长,您认为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如何?
董玉柱:作为辣椒经营实体,特别是辣椒种植环节,我从科技特派员服务中深刻地体会到了科技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譬如,我们传统麦套辣椒种植模式辣椒种植机械化程度较低,特别是育苗、移栽、收获等环节费工、费时,不利于规模化种植。服务团为我们推荐麦套辣椒机械化精播高效栽培技术,机械起垄、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丸粒化种子播种一次完成,省工、节水、减肥,每亩节本增效1200元,中央电视台《中国三农报道》、山东电视台《山东三农报道》还给我们作了宣传报道。服务团还为我们全程指导辣椒病虫害防治,全生育期没有发生严重的病虫害,辣椒产量和品质都得到提升。总之,科技特派员服务特别接地气,我们企业、椒农特别受益,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