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介绍
访谈主题:

“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在行动”第一百零八期直播

嘉宾简介:

 张安宁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桃产业体系泰安综合实验站站长,泰安市科技特派员桃产业服务团团长

宫庆涛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核果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助理研究员,泰安市科技特派员桃产业服务团成员

刘学军 肥城市仪阳街道刘家台村党支部书记、康益肥桃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访谈时间:

2023-01-18

访谈地点:

山东广播电台

访谈图片
文字直播

本期介绍

适合山东种植的桃品种都有哪些?肥城桃为什么这么有名?桃的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如何提高桃的品质?怎样卖个好价钱?本期节目将邀请泰安市科技特派员桃产业服务团团长张安宁研究员带领部分桃产业服务团成员以及他们的服务对象做客直播间。更多详情,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视频和图文直播。

桃是我省第二大水果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名优产品众多,其中,肥桃、青州蜜桃为我省八大名产水果,与烟台苹果、莱阳茌梨齐名,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盛誉。山东省是全国桃主产区,多年来栽培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桃品种繁多,目前,山东桃栽培品种有上百个,成熟期从每年的3月到11月都有。

今天我们邀请的产业专家是山东省科技特派员泰安桃产业服务团成员,有请张安宁团长为我们介绍一下团队的组建情况吧:

张安宁:大家好,我是张安宁。我们泰安市桃产业服务团成立于2021年12月,泰安市科技特派员桃产业服务团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核果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牵头,由国家桃产业体系泰安实验站成员组成,全队共6名省科技特派员,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2人,博士3人。服务团重点围绕泰安市桃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在桃新品种引种、省力化栽培模式、绿色病虫害防控、设施高值化栽培、品牌提升、水肥药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和科技帮扶,服务团在肥城、新泰、东平、宁阳、泰城周边等地遴选15处生产基地作为服务联系点,通过成果示范基地展示、科技培训服务、基地现场指导、线上微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服务团工作,为区域桃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2022年度在省科技厅、泰安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下,共引进示范中油蟠9号、中油蟠13号、甘露早油等新品种10个,示范省力化栽培、水肥药一体化技术等5项,开展线下服务18次,线上线下共培训果农500人次,及时在关键时间节点为桃农解决实际问题,较好的完成了服务团既定任务目标。

很多水果都富有营养,桃有什么营养啊?

张安宁:桃子肉质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以及钙、磷、钾、铁元素等多种元素,其中每百克含铁约1mg,对于缺铁性贫血或缺铁者均有一定的预防保健作用,桃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盐分,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桃果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制成罐头、速冻水果、桃脯,桃酱,桃汁、桃干等,也可以用来酿酒。

桃子的栽培管理原理是不是和苹果梨这些果树一样,还是有其特别的地方?

张安宁:

1、早果性好。俗话说桃三杏四。桃具有早果性和早期丰产性,对于一个种植新手来说,种桃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2、生长量大。桃树萌芽率高,生长量大,易成花。在肥水条件良好,光照热量充足的情况下,一个芽可以在当年长生一棵树,第二年就能结果。

3、喜光性强。花芽分化良好的枝条大部分都在光照良好的地方,一旦内膛遮阴后容易出现枯枝。因此在桃的种植中,要选择光照充足的树型。

请问刘学军刘书记咱们合作社种植桃是不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呢?

刘学军: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

肥城市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光照充足,非常适合桃树的生长,所产出的肥桃果实硕大,形美味甘,汁多脆甜,气味芳香,营养丰富。

二是基础条件较好

(1)栽培历史悠久,肥城桃是山东泰安的特色水果,其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200多年

(2)科技支撑:张安宁书记多次带领我们服务团与桃产业体系专家指导,从品种、技术、栽培模式、修剪等方面展开一下论述,优化了品种搭配、提升了产业结构,原来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通过大力开展肥桃培优改良,由原来的3个品种、1个月有桃,发展到现在的42个品种、6-11月都有桃可售。

那你们家种的桃规模有多大?销路怎么样啊?

刘学军:肥城市仪阳乡刘家台康益肥桃产销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14人,带动周边农户1500多户。合作社现有桃园1800余亩,建设1处100亩佛桃精品园、4处200亩肥桃标准化示范园,品种涵盖大红袍、玉妃、莱山蜜、寒露蜜、传统佛桃、中华寿桃等多个品种,年产桃400万公斤。已注册“刘台”商标,获绿色食品认证,产出的桃子超过8成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年销售额1.2亿多元。2016年以来,刘台村连续被阿里巴巴研究院评为“全国淘宝村”,也成为全国第一个鲜果类“淘宝村”。

产业团解难题 你来问我来答

专家解答

今天刘书记也准备了一些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接下来有请刘书记提问:

刘学军:我们桃园现在栽植这些品种,下步怎样再提高一下质量、卖个更好的价格呢?

张安宁:桃产业发展现在已经从力争高产到追求高值转型,保证产量,提高果品品质、卖个好价钱是我们桃农与服务团共同的目标,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新优品种选择。

桃原产中国,种质资源丰富。近年来国内桃育种成绩突出,自主知识产权桃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达80% 以上。标准化管理桃园对新品种选择有新的要求。首先砧木选择,要求适应性要强。山东省桃产区主要以青州蜜桃为砧木,山桃和毛桃少用,近年来随着我省重茬桃园面积的逐渐增加,对抗重茬砧木的需求增加,重茬桃园可选择GF677作为砧木。其次是品种选择,要符合市场需求。如山东产区温室生产3~5月成熟的早熟桃,露地生产5~6月成熟的早熟桃主要销往京津冀和东北三省,两地对果品需求呈现两个极端,一个注重品质一个注重价格;7~9月成熟的桃主要以江浙沪和广州市场为主,对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要求较高,需要按照果实大小和糖度,分级包装销售。

2.栽培模式选择。

现代桃园要求实现标准化生产管理。应推广应用宽行密植、高干起垄、高光效树体结构的栽培模式,一般行距4~6m,株距1.5~2m。宽行既保证了农业机械进出通道,又满足了光照要求,小株距定植主要是增加栽植株数,利于前期提高产量。高光效树体结构主要采用主干形和Y形等树形。Y形树形保持小角度开张,一般两主枝夹角小于70°,尽量保持主枝优势地位,疏除过粗的壮侧枝,超过主干1/3的侧枝一定去掉,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高干起垄技术主要是满足桃树对土壤透气性要求,同时增强树冠内空气流通,保证叶片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供给充足,利于叶片积累营养,提升树体整体营养水平。

3.现代化土肥水管理。

现代桃园土肥水管理以肥水一体化为最佳,控水控肥,既可以有效灌溉还可以减少裂果,减少用工。有机肥施用以落叶前1个月最佳,山东地区在9月中旬至 10 月中旬,666. 7m2 开沟施入 3 ~ 5m3 牛粪、羊粪或腐熟圈肥( 约 1 ~ 2t) 。土壤条件较差的桃园,定植前可多用基肥至 10m3 左右( 约 3 ~ 4t)。

桃园间作物一般分为两类,生草和农作物。生草有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自然生草一般每年 666. 7m2生物产量约70kg,每年割草3~4次;人工种草推荐毛叶苕子,一次播种多年生长,每年生物产量大约178kg,连续10年生草土壤有机质以0.1% 速度增长,不用割草,冬季常绿;其它草种可选择黑麦草、三叶草、高羊茅等。行间间作农作物主要有矮小麦、冬油菜、大麦、豇豆等,缺点是种植收获繁琐,增加投入,作物秸秆高、影响桃树生长。

4.病虫害综合防控。

现代桃园管理营造了一个生态友好型的桃园环境,有益昆虫和害虫和谐相处。防控病虫害的关键是将病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彻底消灭。针对于每个主产区,甚至每片桃园都要有具体的针对性防控方法,而不是泛泛一张药方包治百病。每种病虫害都有众多专家在观察研究,而要求桃农要掌握每一种病虫害的防治也是不可能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专家建议制定综合的防治方案,通过技术主管部门、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发布实施,由桃农具体落实,这样就能完全做好防控工作。现代桃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控不单单是一项技术,还必须有恰当的组织和实施,整体效果才能显现。

5.采后处理包装。

传统桃生产只关注生产而不重视采后处理,多以果实大小分级,只要重量达标,表面光滑就达标,不考虑内在品质。现代桃园生产越来越重视采后分级处理,更加注重内在品质,引导了市场消费趋势和生产种植方向。桃果实采后预冷处理,山东省的桃销售遍及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是长距离运输,目前 1000km 以内的基本上当天到达,不做预冷处理; 1000km 以上的,如广州、福建就需要提前预冷 24 小时后再出库运输; 全程冷链只有出口的极少部分桃果能够做到。

刘学军:近两年,雨水增多,桃园病虫害加重,尤其是晚熟桃橘小实蝇的出现给桃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请问专家怎么精准防治才能达到效果?

宫庆涛:在重庆西南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2009年),正好赶上咱们国家的“蛆柑事件”,当时师从赵志模先生做实蝇防控研究。12年回到家乡山东以后,发现在山东没有实蝇发生的报道,说明咱们山东是没有该虫发生和为害的,当时为此还转变了研究方向。但是14、15年后偶然见到该虫为害,18年以后为害开始逐渐加重,为了解决产业急需问题,所以又把研究方向转了回来。

经过这将近10年的观察发现,该虫一般在山东地区5月开始出现,一直维持到8月上中旬数量较低,无需防治。8月下旬数量开始迅速增长,一般9月中下旬达到顶峰,之后数量开始缓慢下降,12月上旬结束。前期代数相对整齐,后期因为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世代重叠严重。

目前防治橘小实蝇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果实套袋。是最为高效的办法,以双层纸袋效果最好,塑料薄膜袋、无纺布袋相对较差。(哪个地区有发生哪个地区可选择套袋,没有发生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套袋与否)

②调整作物布局。避免混栽,以切断橘小实蝇的食物链。(主要是不同果蔬间、果蔬的不同品种间因为成熟期差异造成的食物链的延续)

③蛆果处理。及时捡拾虫果、落果、烂果,直接放入厚塑料袋中闷杀害虫。

④成虫诱杀。蛋白饵剂、性诱剂(类似物)、糖醋液、黄板诱杀成虫。

⑤药剂防治。甲维盐、阿维菌素、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效果较好。

首先为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橘小实蝇?他具体有什么样的危害?

宫庆涛:橘小实蝇,该虫隐蔽危害,成虫产卵于寄主内,幼虫于寄主内蛀食,发育成熟后自蛀孔脱出入土化蛹羽化,完成生命周期造成危害。橘小实蝇已成为南北方果蔬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该虫除因蛀果直接危害造成减产、绝产外,一旦大面积爆发危害,必将对当地果树产业造成毁灭性灾难,给消费者造成恐慌,这与主要传统害虫如食心虫、叶螨、蚜虫等的本质区别。

刘学军:在我们肥城种什么桃品种赚钱?

张安宁:在基层,果农问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推荐一下种啥品种挣钱?我很难回答。一些人热衷种植一些新品种,认为市场少,可以奇货可居,但事与愿违,三年挂果后,新品种水土不服,生产不出商品果,或者市场预期严重偏离,消费者不买账。其实,市场上很多所谓的新品种,用一些原来的老品种换个名称,充当新品种,抬高种苗的价格。这些品种往往已被历史淘汰,再拿来种,肯定会出问题。还有一些新培育的品种,没有经过试验,是否适合当地气候和立地条件,还是未知数,很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建议在挑选树种、品种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管理能力和市场销售对象来确定。一般是经过市场检验,各地种植成功率高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新品种可以少量试栽。没有花粉的品种,在春季低温时,即使授粉,坐果率也很低,授粉也增加了人工成本,应该用同期成熟的品种替代。近年来,人工成本普遍增加,套袋、摘袋的用工占人工成本的绝大部分,均采用雇工的方式,且较难机械化推广替代,免套袋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成为果农热切期盼的,我单位选育的玉妃和黄妃,均可免套袋栽培。玉妃桃为大型果,平均单果重在半斤左右,成熟期为7月中下旬,具有早果、丰产、果实品质优、抗逆性强等优点。黄妃桃平均单果重在4两左右,成熟期在7月下旬,果实的表面和果肉都没有红色素,可以免套袋栽培。

咱们下一步产业服务团有什么计划?

张安宁:

一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服务团根据服务对象的技术需求,结合本团队科技特派员专业特长,将技术优势与服务需求形成工作合力,持续开展科技下乡、进果园活动,为果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升桃产业竞争力,增加产业产值,拓宽销售渠道,加快了桃产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省力化绿色化高值化转型升级。

二是强化科技培训,培养乡土专家。

针对果农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服务团加大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室内集中培训和田间现场集中技术指导等方式,现场解决果农发现和遇到的困难,在果园手把手教学,提升果农的科技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示范新效能。

服务团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确保技术“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去年,我们在服务对象果园安装了我们团队研发的水肥药一体化喷灌设施,一套设备可以解决浇水、施肥、打药等工作,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成本和物资成本,在技术培训和参观的时候为果农进行演示。同时加强新品种引进力度,我们根据果农生产和市场反馈,为服务对象引进优质桃新品种和新砧木,提升产业效益。

今天有什么收获?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刘学军:当初和张团长和宫老师刚接触的时候,在树种、栽培模式的选择有太多的分歧,好在听从了服务团的建议,才有现在合作社取得成就。今天通过进一步沟通交流,对现代果园管理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果树生产必须靠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科技局、省果树研究所、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的合作,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桃园管理技术,我们合作社有信心、有决心在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泰安桃产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加种植户经济效益,为振兴乡村经济做出应有贡献。

网友问答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