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建设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青岛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22-06-28 09:23 文字大小:

去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强区建设行动,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集聚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0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54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总数超过1000家;7个项目(占全市近六成)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1个项目(占全市1/3)获得省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强化主体培育,创新基础进步夯实

(一)集聚基础研究优势。集聚“双一流”高校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6个,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等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11家。建立院士工作站8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总量达9个。

(二)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培育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等8个科技创新中心,香港城市大学青岛产学研科创中心等21家高科技企业和高端研发机构入驻。加快建设中电科高端装备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华大基因研究院等12家单位入选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青岛航空技术研究院等5家获评省级优秀新型研发机构,约占全市1/3。

(三)梯次培育科技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构建“金字塔”型科技企业集群结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114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82家,15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榜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200强、全市第一。拟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以萨技术、中加特成功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

推进平台建设,创新活力不断激发

(一)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中科系、中船系、高校系”重大创新平台引建,吸气式发动机关键部件热物理实验大科学装置列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并加快推进,成为山东入列的第二个大科学装置。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整合13家涉海科研院所的力量,牵头建设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集聚院士、杰青等各类任务团队77个,吸引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5000余人次开展了600多项课题研究。中船海洋装备研究院全面运营,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项目团队入驻新区。华大基因联合发起设立全国首个基因科技产业发展共同体,助力青岛自贸片区打造基因科技创新高地。哈工程船舶科技园获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省共2家)。

(二)建设科技园区载体。推荐7家企业纳入青岛市高新园区培育计划,其中2家获得400万专项资助。加快推进科技品创馆、国际项目创新园、省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孵化基地等平台载体建设,提升高校成果转化、国际项目引进培育及科技服务能力。依托山东军民两用技术交易平台,加快建设高校科创成果交易中心,发布科技成果3200余项。优化提升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及全区32家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累计入驻创客8000余人,加快打造科技企业培育集聚地。

(三)引导企业搭建自主创新平台。征集发布新区企业关键技术需求200余项,实施“揭榜挂帅”技术攻关。中船海洋装备研究院研发的“船岸一体化智能港口系统”被海西重机设备采用,北船重工与海装院联合开发无人艇项目取得初步进展,中船柴与征和工业联合攻关船舶领域链传动产品,破解了国内船舶企业链传动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组织47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市级研发投入奖励资金4400余万元,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全区授权专利15000余件,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新区第二。

突出项目支撑,深入赋能产业升级

(一)大力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进以萨总部、鲨湾科技等签约注册科技类项目共23个,计划总投资约169亿元;抓实亿元以上开工在建科技类项目,推动京东方物联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绿色智能矿车等总投资约975亿元的71个产业类项目、联东U谷等总投资约287亿元的14个载体类项目、城市云脑等总投资约17亿元的5个基础设施类项目加快建设。

(二)构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雁阵”。船舶海工产业: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32.5万吨超大型矿砂船等一批国际、国内首制高端船舶海工产品成功交付。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正大制药与管华诗院士团队合作打造“蓝色药库”,抗结肠癌新药(BG136)完成临床申报。华大基因联合发起设立全国首个基因科技产业发展共同体,全球最大通量基因测序仪项目投产。芯屏产业:芯恩8英寸芯片、富士康高端封测成功投产,海信视像信芯微公司研发国内首颗8K超高清画质芯片已顺利完成验证测试,投资81.7亿元的京东方5G模组显示器件生产基地和投资160亿元的青岛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正在加快建设,芯屏产业链条快速成势。汽车产业:加快推进美锦氢能科技园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制造中心、氢能核心装备制造中心、科创孵化中心“三大中心”建设,美锦获全市首个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资质。新经济产业:推进转转科技、阳狮等190多个新经济重点项目,成立新经济产业联合会,集聚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直播电商等领域的新动能。

饱和要素支撑,双创生态持续优化

(一)补齐科技创新政策短板。执行“局区会商”制度,新区3个项目获市级资金7000万元专项支持资金。针对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制定出台“高校校长基金”、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直接股权投资、股权激励十条政策等办法。针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科技项目,设立了1亿元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强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发展。

(二)推动人才资源深度融合。落实“梧桐树”聚才计划,各类人才总量达到72万人,其中院士70人。鼓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等布局海洋能源与信息工程、海洋技术与装备等近20个一级学科和重点学科,定向培养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组织开展“智融西海岸”高层次人才来区挂职工作,先后选拔四批共180余名专家到新区挂职,精准服务新区发展。

(三)加大科技金融支撑力度。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44家高企已成功挂牌上市,储备1家交易所排队、6家辅导,11家纳入青岛高企上市培育库。今年以来,新增登记基金管理公司4家,新增备案基金产品27支,新增基金认缴规模94亿元,新区私募股权类基金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科技企业约20余亿元。开展“科技金融纾困企业专项行动”,10家单位获得“投保贷联动”贴息支持,完成融资金额4600万元,贴息金额185万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