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被科技部列为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科技奖励改革、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省 力争探索形成在全国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山东发布 发布时间: 2022-02-24 09:50 文字大小:

为贯彻落实全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省新闻办聚焦推动“十大创新”部署落实,策划举办“创新引领走在前 聚力实现新突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一场,介绍加快科技研发创新,充分释放科技研发新活力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科技报记者:

请问,今年省财政对于支持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有哪些重点工作安排?

孙庆国:

2022年,省财政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十大创新”决策部署,将支持科技研发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眼“四个面向”创新需求,聚焦“四个一批”创新重点,加力推动科技投入再增长、配置再优化、活力再激发,为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推动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保障。

一、加大投入保障,增强创新动力。在收支矛盾极为突出的情况下,省财政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性投入和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2019年以来,省级对科技创新连续保持高强度投入,2021-2022年两年,省级科技投入再逐年增长10%,2022年达到145.2亿元,是2018年的4.5倍。年度省级科技资金将全部用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创新项目实施,持续优化全省创新资源布局,集中财力办大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二、优化资金配置,提高使用绩效。按照省级科技资金管理要求,积极配合省委科创委办公室以及有关创新职能部门,着力优化年度科技资金配置,全力保障省委省政府重大创新任务和重点创新项目实施。一是聚焦提高研发投入。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研发财政补助等税收优惠、普惠政策落实落地,切实发挥好财税杠杆作用,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加强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财金政策联动,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的科技投入方式,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二是聚焦做强科技载体。以更大力度支持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壮大“1+30+N”的新型研发机构体系,支持省级开放式大学科技园建设,推动加快塑成聚集人才、引领创新优势。三是聚焦培大培强企业主体。强化财政政策前端引导,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财政政策体系;支持领军企业牵头实施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牵头争创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打造山东科技企业创新标杆。四是聚焦促进成果转化顺畅有效。扩大财政股权投资实施范围,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推动转化落地一批科技成果;实施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绩效考核奖补,壮大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质量和效益。

三、完善经费管理,持续激发活力。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科研经费管理以及扩大高校院所科研自主权等改革精神,结合实际有序实施了“完善科研经费管理19条”、“松绑+激励20条”、“包干制”试点三轮改革,着力做好“放权、激励、服务”三篇文章,构建起了符合创新规律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今年,我省还将出台进一步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措施,实施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我们将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工作督导力度,推动项目单位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最大限度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科技日报记者:

刚刚提到,要抢抓山东省被科技部列为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科技奖励改革、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省的难得机遇,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能否具体讲讲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唐波: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活动的重要指挥棒。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更好地激发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以来,我省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为抓手,持续攻坚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相继出台《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突围,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攻坚克难,把破“四唯”融入项目、人才、平台“三评”改革全过程,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加快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全面优化。我省的“三评”改革经验得到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同志批示肯定,牵头获国家科技奖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四位。这次科技部支持山东同时开展多项改革试点,也是国家对山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充分肯定,对于山东科技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都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下一步,在科技成果评价改革方面,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好“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相关要求,从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以及如何在项目管理、人才评价、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系统设计。将坚持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此外,我们将注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导向,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实现科技成果评价由市场来“唱主角”。科技奖励改革方面,我们将坚持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评奖机制,完善奖励提名和评审机制,提高奖励质量,优化奖励结构,发挥好科技奖励“风向标”、“指挥棒”的导向作用,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创新生态,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勇担使命、潜心研究、创造价值。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方面,我们将根据科技部关于科技人才分类改革评价的部署安排,深入分析我省科技人才所属领域与岗位特点,探索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等不同类型人才创新活动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通过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和激励等方面的评价机制,营造更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和服务重大科技任务的创新环境,力争探索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最后,我们也衷心希望新闻媒体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注我省科技创新,给予更多宣传和报道,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我省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