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共同体在增强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和提升成果转化成效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建设好共同体对枣庄市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枣庄市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是2019年首批获批的5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之一,该共同体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产业孵化带动无机功能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 “政产学研金服用” ,形成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构建了要素齐全的融合创新生态。启动建设以来,枣庄市、区两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力支持该共同体探索创新创优金服互助、学研并进、产用结合等体制机制,先后汇聚了50余家行业领军单位和机构,成功入孵电致变色智能玻璃、高性能气凝胶材料等多个新材料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37亿元,首批签约的图像光导识别芯片、中建材科创院孵化平台等5个项目实现产业化运营,闯出了一条央地合作推动下“政产学研金服用”融通合作的创新创业模式。
突出党政重视,保障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
一是探索创新,率先完成总体设计。中国建材总院全资子公司中建材科创院牵头组织,联合国内领先的科研机构、高校、龙头企业、投资公司等40余家单位,共同申报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创新创业共同体是一个新生事物,既无现成经验可循,更无模板可借鉴。枣庄市市中区建立健全专题调度、专班推进机制,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现场办公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难题。共同体牵头单位中建材科创院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在枣庄市、区两级的全力配合下,不到一周时间,形成了建设实施方案,成为我省“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方案的标杆。
二是深化改革,成就共同体建设“加速度”。在中建材系列项目落地过程中,面对投资方和市场对时间的紧迫要求,枣庄市签约时许诺100天完成厂房代建。首先,枣庄市各级借鉴浙江等地先进经验,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办法,对项目进行容缺审批,极大地缩短了项目落地的审批流程。其次,共同体通过枣庄区属国有企业中汇集团下属产业基金对项目进行股权投资,采取厂房代建等措施,缓解了项目建设前期资金短缺的困难。再者,共同体落实项目帮包责任制,实行“一线工作法”,项目建设有关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现场办公、全程督导,设计、审核同步实施,建设施工稳步推进,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三个月按期完成图像光导识别芯片系列材料项目主体工程,赢得了中国建材总院的赞赏和认可。仅仅十个月,中国建材集团(枣庄)新材料园区就初具规模,建设时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加速度”。
三是多方联动,抢占高质量发展先机。党政支持是“枣庄速度”的主引擎、加速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把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作为“双招双引”重中之重,多次带队到中国建材总院考察对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中区把共同体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工作日程,成立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工作专班,凝聚最大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建立绿色通道,在土地规划、项目审批、环境评价、平台建设等环节,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办公场地、实验室选址、基础设施等必要硬件,极大地缩短了项目落地的审批流程。
促进金服互助,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提供资金保障,筑牢科技金融配套屏障。实施“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金融保险机构保障”的多元化投入托底机制,依托枣庄市产业引导基金、浙江创投集团以及建信信托、国新基金等金融机构,形成超过20亿级基金规模,为支撑科技创新提供金融保障体系。争取省科技厅为期三年的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补助资金5000万元,已拨付到位4000万元;每年拿出2000万元区级扶持资金,用于中建材科创院科技研发、小试中试、人才引进和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等。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完善科技专业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利益共同体,建成中建材科创院省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20000平方米,国检集团枣庄公司测试服务平台10000平方米,中建材科创院、国检集团枣庄公司等5家共同体成员企业为无机功能材料提供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等专业服务;中国建材总院、中建材光芯科技等20余家共同体承担单位为行业上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高端产品输出;上下游企业为共同体承担单位提供原材料等供给。三是推进央地合作,打造紧密创新共同体。创新地方政府与央企合作模式,枣庄市政府和中国建材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中国建材总院在市中区投资建设中国建材总院山东分院和成果转化基地(中建材科创院),依托中国建材总院在科研开发、高端人才、科技产业上的优势,打造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产业培育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实现地方与中央企业共同转型升级。
推进学研并进,人才团队助力关键技术攻坚
一是构建跨区域人才合作机制。与中国建材总院、中南大学、枣庄中联水泥等近50家国内领先科研院所、地方龙头企业签订加盟合作协议,引进顾真安院士团队、国家高层次人才汪洪团队、国家杰青包亦望团队等14个高端人才团队、高层次创新人才60余人,为共同体提供高端人才、技术成果等支持。二是畅通关键技术交流渠道。鼓励中建材优秀科研团队与枣庄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等,采取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工作站、科研平台等模式,打造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5600平方米、测试服务平台10000平方米,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众创空间等国家级平台4个,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级平台10个,新型研发机构5个。三是创新院地融合长效机制。与中国建材总院在项目推进前中后端口协调对接、共商共建。前端,由该区提供办公场地、实验室选址、基础设施等必要硬件以及科研经费支持;中端,由中国建材总院开展科研、孵化、引进、转化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后端,由该区提供落地转化所需的土地、厂房、政策、环境等保障,最终共同促进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探索构建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健全人才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市中路径”。市中区出台了《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十七条意见》《枣庄市中人才企业政策清单和解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支持共同体建设绿色建筑材料国家(山东)重点实验室、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持共同体探索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于共同体建设中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人才工程,分别扶持200万、100万、20万元。到企业工作的博士、硕士,每人每月补助4500元、3000元,连续发放3年;购买首套住房的分别补贴20万元、12万元。
实现产用结合,企业主导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一是强化龙头带动,创新引领提升生产效能。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建材光芯科技、中建材中岩科技、哈尔滨乐普、枣庄中联水泥、山东正凯新材料等10余家核心企业为主体的共同体产业体系,涵盖图像光导识别芯片、水处理用复合新材料、特种工程材料等领域。孵化培育枣庄经纬永磁新材料公司等企业35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家,培育中建材光芯科技有限公司等上市后备企业2家,哈玻院乐普枣庄公司与总部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已启动整体科创板上市工作。二是推广技术应用,科研成果有序转移转化。引导上下游企业区域集聚、有机结合、互动协同,形成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被誉为“黑科技”的中建材光芯图像光导识别芯片一期项目、国检集团枣庄公司检测平台等5个项目实现产业化运营,哈尔滨乐普实业有限公司海水淡化膜壳项目主体建筑已完工、中国建材总院特种玻璃产业园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三是加强引进合作,重点项目助推产业发展。建设集研发、孵化、检测、产业、推广等一体的综合创新研发体系,实施符合本地产业技术需求的深度合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省厅市联合等国家、省市级重大项目30个,吸引资金投入超5亿元。先进光子材料板块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8亿元;特种玻璃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