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获悉,《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实施。《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科教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科技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5年科教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基本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山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波介绍,在指导思想上,《规划》突出以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出要牢牢把握“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把科技创新作为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最可持续的能力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全领域全过程。就是要坚持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统筹布局;就是要聚焦紧迫问题,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突破;就是要立足长远发展,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上取得突破。
在总体布局上,坚持系统思维。围绕项目、平台、人才、企业、园区、金融、要素市场、科技合作、绩效标准、科技管理队伍等方面,构建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衔接配套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打造全区域、全要素、全链条、全社会的创新生态圈,系统增强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强省的支撑引领作用。
在发展目标上,坚持对标对表、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紧密结合国家科技规划和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力争到2025年科教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科技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具体指标设置上,更加注重基础研究,首次提出了基础研究在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等指标;更加突出结构性,提出了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每万家企业法人单位中高新技术企业数、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更加突出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出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等指标。
聚焦科技领域改革攻坚
明确了7项重点任务
唐波介绍,《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重点布局的研发方向。围绕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构建引领未来、支撑发展的基础研究布局。重点围绕脑科学和类脑研究、催化科学、合成生物学、量子通信等领域,加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研究力度,在关键领域形成先发优势。围绕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现代交通、新材料等6大技术方向。聚焦乡村振兴、海洋强省、面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关键核心技术,分别进行了单章部署。围绕“十强”产业重大应用场景,布局氢能大规模应用等一批区域性“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同时,聚焦加快推进科技领域改革攻坚,明确了7项重点任务。
一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支撑。系统布局支撑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的科技平台体系,打造一批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增强高校院所研发能力,构建服务山东需求、产出重大成果、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推动科技型企业规模和发展质量双提升。
三是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更加灵活的顶尖人才引进措施,启动国际顶尖科学家工作室组建工作,组织开展领军人才“筑峰计划”, 加快高水平科技人才集聚。强化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技人才结构优化。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四是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主动融入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强化济南、青岛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着力优化区域创新发展布局,有效聚集各方科技资源和创新力量,形成与京津冀、长三角南北联动、引领黄河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打造以陆海统筹为鲜明特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五是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创新科技合作体制机制,拓展对外交往途径,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搭建一批高能级开放平台,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六是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完善科技决策与咨询制度、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全面增强科技创新协同治理能力。
七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健全科技金融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创新环境,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唐波表示,下一步,科技厅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强宣贯,共同抓好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科技强省建设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