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四五”末,科教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大幅提升,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备,科教产融合深入推进,人才集聚优势加速形成,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全社会研发经费大幅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制约重点产业、领域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科技创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保障更加有力,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
科技战略力量进一步强化
新型举国体制的山东路径基本形成,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建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组织化程度和集成攻关能力显著提升,在“十强”产业和重点领域集聚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
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创新型城市、高新区等创新载体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更加畅通,对外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为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主引擎。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重要突破
科技宏观协调机制更加健全,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成果转化体系更加高效,各类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
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
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创新创业活动更加活跃,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作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机制更加健全,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升,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创新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在具体指标设置上,更加注重基础研究,首次提出基础研究在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指标,更加突出结构性,提出了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每万人高质量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更加突出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出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等指标。
表:“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指标
注:*代表2019年完成数。[]内为5年累计数。⁎⁎该数值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我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经测算后得出。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