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在行动”第七十三期直播
范影如 海阳市科技局科技规划与资源配置管理科科长
李文林 海阳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科技特派员
冷绍波 海阳市小纪镇苗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海阳市馥康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烟台沃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科技特派员帮扶对象
2021-09-06
山东广播电台



本期介绍
科技特派员李文林上线《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在行动》!李文林,海阳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自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林业科学研究和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他为海阳市馥康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们培训艾草种植技术,并指导他们创新性地生产出中药艾柱,在艾柱中间添加中药芯。他还指导聚丰源甜柿专业合作社在海阳的发城镇黄金谷建立了甜柿有机生产示范基地2000亩,种植柿树10万株,建成了江北最大的甜柿生产基地,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了20000余亩,取得了“江北甜柿看山东、山东甜柿看海阳”的骄人成就。更多详情,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视频和图文直播。
主持人介绍海阳市背景。
海阳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北纬37度,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海洋气候,海阳市大力发展农业,培育精品农产品。像远近闻名的“海阳白黄瓜”“海阳网纹瓜”“海阳绿茶”“海阳甜柿”等都是海阳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海阳甜柿”更是创下海阳首个山东省区域公用品牌 ,农业走得好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关于海阳市科技服务农业的亮点,请范科长为我们介绍一下。
请海阳市科技局科技规划与资源配置管理科科长范影如介绍一下科技服务农业的工作亮点及创新点。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海阳市科技局立足区域特色,积极鼓励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一是打造优质科技特派员队伍。目前已有科技特派员70名,其中已推荐14人为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先后引进农业新技术51项,农业新品种53个,举办科技培训、讲座100多场次直接培训农民总人数6000余人次。二是发挥科技平台支撑作用。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依托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农科驿站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现已建成8家涉农平台,这些创新平台的组建为全市农技工作提供了共享研发平台。三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助力东西部协作扶贫。目前,海阳市市拥有农业高新技术企业5家、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其中海阳的聚丰源甜柿合作社是全国甜柿产业的龙头引领者,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林业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响应东西部协作扶贫,2020年海阳科技局联合企业,把甜柿的推广种植技术带到了重庆市巫山县,推广种植6000亩,并安排科技特派员赶赴现场指导农户种植,发挥了科技特派员在东西协作扶贫、乡村振兴中的帮扶作用,拓宽了当地人民的增收渠道。四是创新科技服务形式。除了日常的专题技术讲座、田间地头的技术答疑外。在新冠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针对疫情期间科技指导人员下乡指导不便这一现实困难,科技指导人员根据我市农业产业的实际需求,主持编写了农民实用技术手册《林果茶栽培技术汇编》,并免费发放给农户,解决疫情期间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技术需求。五是探索出“名优农产品+企业+科技特派员”的海阳模式。近年来,农优产品带动了海阳市电商产业蓬勃发展,海阳电商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知名度,科技特派员以扶贫助农、乡村振兴为目标,联系当地企业通过互联网+农业的线上销售模式,主卖网纹瓜、烟薯25号、普罗旺斯的西红柿、白黄瓜等农优产品,形成了“产业助农、塑造品牌、带动经济”的模式,上半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68亿元,科技特派员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为农产品拓宽了销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我市区域内经济发展。
请科技特派员李文林自我介绍及主攻专业。
我是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烟台市海阳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林业技术信息科高级工程师李文林,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后从事林业科学研究和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工作37年,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主攻专业是营林造林和经济林的开发与管理。曾获得山东省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称号;山东省经济林先进工作者称号;山东省“从事林业科技工作30年以上”称号;山东省林业局“荒山造林调查规划先进个人”称号;山东省林业厅“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先进工作者”称号;烟台市十佳林业科普人物的称号;海阳市第一届、第二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林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经常到涉林企业、农村、农户、田间地头指导、传授农业技术。1998年12月聘任为高级工程师,在《山东绿化》《山东林业科技》《落叶果树》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获得科技成果奖13项,其中省林业厅奖5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均为首位研究人员;获得海阳市科技进步奖8项,均为首位研究人员。
请海阳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文林为我们介绍一下,您作为科技特派员看来,在林果业方面当地农村农民存在的哪些短板?
一是缺乏致富的门路。不知道因地制宜种那种树好,是种用材树还是果树?二是缺乏管理技术。林业行业有句俗话叫“三分造七分管”可见管理的重要性,不管是种植林业、果业、粮油作物,如果缺少种植技术,最终导致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三是缺乏销售渠道和经营策略。生产出了好的产品以后,最重要的是解决产品销售的问题,好的产品没有好的销路就等于零。
请海阳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文林为我们介绍一下,是如何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的?
1、艾草种植和加工技术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艾灸对百余种疾病均有很好的疗效,海阳市馥康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集艾草的种植、艾柱加工于一体,生产出的中药艾柱有着特殊的疗效。我负责指导艾草种植技术,每年种植艾草200亩,亩产500公斤以上,年总产10万公斤,亩产值1000元以上。指导和带领合作社负责人到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学习,青岛农业大学,浙大进行参观学习,学习艾绒的制备、艾柱的制作技术。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创新,将艾柱中间添加中药芯,并申请了国家专利。这种方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增加了艾灸的疗效,增强了灸疗的针对性。具体制备方法是将处方中药进行干制粉碎,粉成80-150目的粉末,将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成粘稠的浆状,再由模具模压成型干燥,即得到预制形状的中药芯柱备用,再将艾绒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得到软细如棉的艾绒,最后将艾绒卷制中药芯柱。即得成品的中药艾柱。
同时我还协助合作社解决了两个实际性问题:一是中药芯柱在燃烧中的掉渣问题,由于所用中药大部分是树皮树根,质地较硬,燃烧不充分时容易掉渣,影响正常的治疗,甚至对人体及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二是燃烧不同步的问题。由于中药芯柱密度较大,硬度高,燃烧速度慢,而艾绒质地松软,燃烧速度快,因此产生不同步。并帮助合作社联系到了电商和经销商,开拓了产品的销路,提高了经济效益。
2、甜柿的产、加、销一条龙技术
聚丰源甜柿专业合作社,在海阳的发城镇黄金谷建立了甜柿有机生产示范基地2000亩,种植柿树10万株,建成了江北最大的甜柿生产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了2万余亩,取得了“江北甜柿看山东、山东甜柿看海阳”骄人的成就。曾获得山东省林业厅“森林食品推荐品牌奖”、“生态原产地保护证书”“齐鲁放心果品的称号”,海阳甜柿获得山东省第四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是继烟台苹果、莱阳梨、烟台大樱桃之后的第四个区域公用品牌。
基地建成初期,缺乏技术、缺乏人员。我积极与合作社的负责人联系,指导和引导他们坚持开门办社,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不断汲取了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技术和经营之道,先后聘请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林科所、烟台市林科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的教授、专家来基地指导。依靠“产学研”加快科技兴农的步伐,带动合作社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蓄水池、沼气池,新上了滴灌工程,有效解决了山岭*地灌溉困难,靠天等雨的难题。
为了提高果品质量,积极建立和指导合作社使用知名度高和信誉度高的有机肥和生物肥,使用沼渣沼液,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甜柿的品质。为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指导合作社运用综合防治技术进行防治有害生物,即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使果品的优质果率达到了90%以上,产量增长了15%以上。
帮助和引导合作社走深加工的路子,加工柿子饼、柿子干、柿子酒,有效解决了次果、小果、尾货和滞货等问题,以前价格很低的果,经过深加工后,效益增加了十几倍。合作社在基地还建设了4000吨冷风库一座,建成6000平方米加工车间一座,实现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
请海阳市小纪镇苗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冷绍波介绍一下,在科技特派员帮扶以来,村庄和您所发生的一些变化?
在李站长的培训指导下,我村村民对桃子田间管理上上了一个新台阶,家家户户都很上心,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019年以来,李站长鉴于我村土地贫瘠缺水的实际情况,建议发展艾草等中草药的种植。这些作物耐贫瘠、耐干旱,适宜山区丘陵发展。于是我们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集中流转社员土地200亩,发展种植艾草、丹参等。合作社现有加工车间500平米,各种加工机械13台套,拥有发明专利1项,商标、生产文号等知识产权一应俱全。该产品是一种将艾绒与各种温经通络的中药材融合在一起的艾条产品,将极大地提高疗效,是在创新和继承中发扬了传统艾疗的中医文化思想,目前该产品正在申请非遗。
请海阳市小纪镇苗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冷绍波介绍一下,未来在我们村庄,在科技为农服务方面,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一是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和受欢迎程度,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未来三年营业收入有望突破8位数。二是产业辐射带动旅游度假及康养经济。在经营过程中,可以培养大量的艾疗、刮痧服务人员,从事理疗服务,为后续的康养产业做准备。我村的村南片区,地势和缓,背风向阳,适合建设康养小区,整个区段有300亩,在其中可以建设诺干套小木屋、小草房(不破坏耕地,均采用轻钢复合材料,打桩立基)。小板房的周围可以种植菊花、紫苏、薄荷等,既可以作为观赏又可以采食药用,每一套房再配一分菜地,水利配套,以备顾客耕种各种蔬菜之用。房内电视、宽带、燃气、炊具一应俱全,以满足顾客住宿、理疗、康养的需求,以此可以吸引烟台、青岛、威海等市的白领及退休人员来此理疗度假,年轻的白领双休日可以来此实践学习,培养孩子的认知和动手能力。还可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村内闲散民宅改造成各具特色的民宿,通过认领、认租、托管等新模式、新业态尝试经营,届时可极大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请海阳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文林为我们讲讲,在科技特派员助农道路上,还会去怎么做?
海阳市位于胶东半岛南部,属于丘陵地貌,山岭薄地占耕地面积70%以上,土壤肥力较差,水浇条件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建议下一步应该侧重发展以甜柿为主导的干果,比如甜柿、板栗、核桃、大枣等。干果类栽培管理技术相对简单,需水量少,适宜于在山丘薄地上栽培。这样利用了现有的荒山、荒坡、荒沟、荒地等闲置资源,既增加了林木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打造宜居的美丽乡村,又能给农民增加经济收入,拓宽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