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介绍
访谈主题:

“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在行动”第七十五期直播

嘉宾简介:

王均密 东港区科技局副局长/区科技局分管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负责人 

尹相彩 东港区西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助理/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研究员)

于合英 日照市映山红苗木有限公司董事长/科技特派员董庆辉(国家林草局林业科技乡土专家)

董庆辉 东港区西湖镇河沟村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帮扶对象

访谈时间:

2021-09-18

访谈地点:

山东广播电台

访谈图片
文字直播

本期介绍

科技特派员于合英和尹相彩上线《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在行动》!于合英,日照市九仙山映山红苗业公司创始人,国家林草局林业科技乡土专家,十多年来成功摸索出的映山红大田播种育苗技术方案,填补了国内映山红种子育苗技术的空白,不仅让育苗成活率达90%以上,还降低了映山红的育苗成本。该技术的推广实现了国内映山红苗木的大田批量生产,有效遏制了盗挖野生映山红资源的现象。尹相彩,东港区西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助理,“山东省乡镇优秀农技推广人员”。节目中,就榛子的种植技术以及榛子产业发展路径,他将与帮扶对象——河沟村支部书记董庆辉展开阐述。更多详情,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视频和图文直播。

请东港区科技局副局长王均密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东港区农业科技及科技局的基本情况:

东港区地处黄海之滨,1992年建区。这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黑陶之都”、是中国三大农民画乡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祖居也位于这里。东港区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区等国家级荣誉17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省级荣誉39项。

东港区山海相依,“蓝天、碧海、金沙滩”享誉海内外,是一座年轻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欢迎各位朋友来做客。

东港区农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以特色林果业、茶叶、海洋渔业、休闲农业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有特色林果26.4万亩,茶叶10万亩,蓝莓3万亩,素有“北方绿茶之乡”,“中国蓝莓之乡”的美誉。水产种类较多,盛产海参、鲍鱼、西施舌等60多种名贵海珍品,是全国重要的海产品生产基地。

东港区是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各类涉农科技创新创业平台45个;承担市级以上涉农科研项目12项;制定技术标准5项,获得涉农专利66项;依托创业和推广平台,推广农业新品种30多个、绿色生态高效技术80余项,培育科技示范户1300余户、新型职业农民2800余人,辐射带动农户20余万户。

有请映山红苗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于合英,听她来跟大家分享映山红项目:

我是于合英,日照市九仙山映山红苗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家林草局林业科技乡土专家。2019年,被山东省科技厅聘为科技特派员。下面,我跟大家共同分享我与映山红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映山红是杜鹃属杜鹃科多年生木本花卉,是举世公认的名贵观赏花卉,被誉为“世界之花”,“映山红是花中西施,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与映山红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创业之路。从那时起,我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映山红这个朝阳产业上。整整十多年的时间,专注于映山红培育技术的研发及推广。经过无数个的寒冬酷暑、无数次的反复试验,最终成功摸索出了一套映山红大田播种育苗技术方案,育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不仅提高了映山红育苗效率,也极大地降低了映山红的育苗成本,首次实现了映山红苗木大田批量生产,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映山红种子育苗技术的空白,随着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苗木花卉市场的需求,有效遏制了盗挖野生映山红资源的现象。

请您再介绍一下映山红项目的推广前景与经济效益,以及借助科技特派员项目,在帮扶村推行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映山红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也一直想把自己的映山红种植基地不断扩大,建一个北方杜鹃花园,在此基础上,建设全国第一个映山红品种资源库和映山红良种繁育推广中心。为了实现这个梦想,2017年底,我在日照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建立了1000余亩的繁育基地,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多次组织他们进行培训,学习映山红种植技术,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花园式映山红产业聚集区和花卉产业展销平台,建设集映山红良种研发繁育、电子商务、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映山红主题产业博览休闲园。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推进映山红苗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基地先后与泰安市泰山林科院、山东省林科院、浙江省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南京林科院、四川省林科院等院校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实施科研联合攻关、技术创新,以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杜鹃花资源,推动映山红产业发展。为了让日照的映山红苗木走出山门,近年来,本人积极参加各类苗木博览会、苗商大会和花木经济论坛等活动。同时,不断通过网络宣传推介,吸引了线上线下广大客户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外地客户通过各种途径咨询、考察、采购我们的映山红苗木。2019年,我们日照映山红在北京世园会山东展区上大放光彩,公司被山东省林木种苗和花卉站授予世园会山东展区特殊贡献奖荣誉称号。

全国上下都在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的新形势下,公司在市区科技下乡力量的指导下,合理开垦利用闲置荒地,进行映山红花卉生产,带领董家岭、申庄子、河沟三个省级贫困村,种植本土映山红苗,不仅进一步壮大了映山红产业,还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公司与三个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签订了种植合作协议,由我们免费提供映山红小苗200万株,科技特派员提供技术指导,合作社组织社员具体管理养护,公司每年按每苗0.6元支付管护费,合作社年收入120余万元。农户通过承包地块,种植映山红苗,赚取管理费,是一部分收入,加入合作社有分红,又是一部分收入,闲来有时间,还可以到公司基地打工,同样还有一部分收入,实现了“一地生三金”,这不仅仅是“双赢”,而是“三赢”,我们的做法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充分肯定。2018年,公司响应国家林草局的号召,代表日照市林业产业企业与贵州独山县在京签订了林业产业扶贫合作意向书,2019年公司在贵州独山县成立贵州紫林映山红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2020年10月28日国家林草局领导带领部分省林业主管部门及企业到贵州独山映山红扶贫基地调研,国家林草局和贵州省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11月3号日照市郑德庆副市长带队到贵州独山映山红扶贫基地调研,称赞我们企业有担当,为日照争了光,鼓励我们继续为乡村振兴,产业致富做贡献。我的企业微小,虽然对社会做出了一点贡献,但是,各级主管部门却给了我很多荣誉。2016年被评为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同年12月,被中国花卉协会杜鹃花分会授予中国杜鹃花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北方分中心。2017年,公司被日照市林业局授予“林业龙头企业”,我被山东省林业厅评聘为山东省林业科技乡土专家,日照电视台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2018年日照市九仙山映山红苗业发展有限公司被授予“山东省花卉产业示范企业”。2019年被授予“山东省省级龙头企业”。我被山东省授予优秀科技指导员,乡村致富带头人。2020年被日照市授予“乡村之星”荣誉称号。同年,被国家林草局评聘为林业科技乡土专家,山东省妇联授予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日照市科技林长。

接下来我们一起认识科技特派员尹相彩,请做自我介绍:

我是尹相彩,东港区西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助理,农技推广研究员,主要负责全镇的农业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技术和品种的推广应用等工作;近几年来,按照国家扶贫政策的要求,立足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做足产业扶贫的文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负责的西湖镇农业技术推广站2019年被评为全国农技推广机构,该同志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乡镇优秀农技推广人员”

下面请帮扶对象东港区西湖镇河沟村支部书记董庆辉,跟大家介绍西湖镇河沟村的基本情况以及帮扶之后有什么变化?

西湖镇河沟村地处日照水库南侧,有223户村民,558亩耕地。前几年,由于天气和地理环境原因,粮食效益不好,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加上年轻人外出务工较多,土地出现闲置;同时,村集体也没有产业,集体经济收入薄弱,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开展以来,市区派出工作组进行帮扶,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贫困户实现了脱贫,但村集体经济还是相对薄弱。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根据科技特派员的建议,经村两委和党员会议研究,提出了利用现有的土地发展榛子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成果的思路。

2020年春,疫情刚过,我们就组织村“两委”成员赴诸城、莒县参观榛子基地,通过实地考察,村“两委”成员进一步坚定了发展这一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投资少、管理简单、效益可观的好项目。回来后,村“两委”成员结合村情实际,详细研究谋划具体方案,决定在村东集体土地上发展榛子50亩。由支部书记带头,两委成员分工合作,一边筹措资金,一边做区域内承包户的工作,于5月中旬顺利栽植优质榛子苗木5500棵。经过精心管护,苗木成活率达85%以上,有的还喜得“致富果”,更增强了全村人的信心和决心。整片榛子预计明年可正式投产,可产干果5000余斤,获得效益75000余元,第三年开始进入盛果期,可产干果25000余斤。同时,生产管理过程中,我们优先使用贫困户劳动力,让他们帮助除草、修剪、浇水、施肥,增加他们的收入,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目前已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1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1500余元。

为加快规模化、产业化进程,村党支部响应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号召,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成立专业合作社,制定合作社章程,明确入股和利益分红的方式,引导农民积极加入合作社。在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购置了割草机等生产工具,有力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护水平;科技特派员积极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为脱贫攻坚提供科技支持,保证了榛子产业的良性发展。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我们同步推进村级班子和乡村文明建设,鼓励能人返村创业,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建设了村级文明实践站和科技书屋,有效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下一步,合作社将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不断优化榛子园的科学管理,确保明年有一个好的收成;同时,也积极广泛发动村民入股,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力争打造百亩优质榛子园,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接下来请王均密副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东港区农业科技服务与科特派工作亮点?

(一)打造农业科技服务载体,为乡村振兴提供平台支撑。

一是布局建设农科驿站、星创天地。在全区布局建设7家农科驿站、2家星创天地。涉及蓝莓、茶业、黄桃、特色苗木、食用菌、水产养殖等产业。农科驿站硬件设施配套完备、运营服务规范,示范带动作用良好。二是布局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围绕蓝莓等品种选育、栽培、深加工进行技术研发,对特色林果、林木进行创新繁育。

(二)集聚科技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一是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两批共注册科技特派员67名。其中,大专院校、科研院所26人,事业单位12人,涉农企业29人。选拔出来的科技特派员涉及菌类、茶叶、林木、蓝莓、苹果、花卉、蔬菜、中药等产业,基本涵盖农业主要领域。二是注重高层次人次引进。引进李亚东教授团队、赵祥忠教授团队、杜予民教授团队等高层次涉农人才25人,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三)打造农业科技园区,为乡村振兴聚集创新创业资源。

2020年12月,日照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批复建设。按照“一核两区三带四园”的规划进行布局,重点打造创新创业中心、高端绿化苗木技术研发中心、莓香小镇等15个重点项目,促进农业创新创业,加快农业成果转移转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科技特派员有哪些创新工作做法?请您做介绍。

为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见成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红色科技特派员”品牌。将红色科技特派员打造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和乡村振兴的先遣队,我局在实践中坚持“五个一”理念,即“建立一支红色科技队伍”“讲一堂红色科技培训会”“培养一批乡土人才”“扶持一片村落群众”“带动一个产业发展”,让红色科技特派员成为科技致富的服务员、红色教育的宣讲员。带动了东港区映山红苗木、蓝莓、英国薄壳山核桃、茶叶、大樱桃、食用菌、蔬菜等十余个产业迅速兴起,实现科技产业附加值20余亿元,辐射带动附近群众3000余人致富奔小康。红色科技特派员做法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网、大众日报等网络平台上刊登。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原则,不断完善部门、镇、村、队员联动服务机制,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支持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结成利益联合体,带动技术、项目、资金、管理、信息等要素向产业链集聚,探索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典型宣传。及时挖掘和总结科技特派员先进人物事迹和典型经验, 通过主流媒体、网站等大力宣传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科技特派员,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网友问答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