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大医勤朴且济苍生命;稻禾无忧,国士深耕尤思千万家”。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切缅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缅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6月11日下午,省科技厅组织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 逐梦创新强国”主题党日(团日)观影活动。党员(团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代表参加活动。
《袁隆平》讲述了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袁隆平为解决人类温饱问题,执着于杂交水稻研究,经历种种坎坷,最终成功发明了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杰出贡献的事迹;《我是医生》以吴孟超院士为原型,讲述了年逾九旬的传奇医者的仁心仁术,集中反映了吴孟超院士爱国向党、悬壶济世、高洁仁爱、壮心不已、开拓创新的崇高境界和博大情怀。
影片中的情节深深拨动着大家的心弦:
风吹过稻浪,总能看到一个朴实无华的背影,时而如普通农民般辛勤劳作,时而在田里现场记录水稻的相关数据,时而在为身旁的其他研究员或者学生耐心讲解着。那背影便是稻田里的“耕耘者”——袁隆平。袁隆平院士生前有两个梦想,就是“禾下乘凉”和“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这两个梦想,凝结着他对科学创新不懈追求的精神,诠释着他“心系天下苍生饱暖”的大爱情怀。
“我想背着每一位病人过河。有一些过不了河的病人,往往就差最后一步。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实验室!”吴老和学生一起面对堆积的患者档案,那些虽然接受了成功的手术,却因后发的扩散转移而逝去的病人。身为医生的吴孟超为此在办公桌前特别辟出一个立柜,里面是故去的病患档案。他用朴素至极的话语教育学生:科学是事实本身!哪怕是已经离开了世界的患者,好的研究仍然能够让他们的存在于医学推进上继续发挥作用!
弘扬科学家精神 逐梦创新强国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翻看他们的生平,会发现写满了卓著功勋的履历上,每一页都浸润着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他们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诠释了什么是信念坚定,什么是矢志不渝;用一生诠释了他们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人们在致敬科学家的同时,也在清晰地表达对科学家精神的尊崇与呼唤。
日前,省科技厅在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隆重举行了省科技厅党性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并号召全省科技系统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缅怀郭永怀、袁隆平、吴孟超等科学家的丰功伟绩,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从中汲取智慧和动力;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个面向”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全省科技事业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
大地之星并未陨落,他只是选择返回天空,继续照亮大地,“袁隆平星”“吴孟超星”仍将一直守望我们。每一次仰望星空,那些以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都在熠熠生辉。
致敬“国士”,逐梦征程。接续奋斗,是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