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在行动”第五十三期直播
王文慧 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科技创新科副科长
王春晶 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优秀科技特派员
程少军 东营市思田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科技特派员帮扶对象
2021-03-29
山东广播电台



本期介绍
《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在行动》今天上线嘉宾王春晶长年主攻栽培学、土壤农化专业,他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现服务于东营市思田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他的指导下,“思田汇”在盐碱地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10‰左右的盐碱地原土上种植西红柿,研究土壤改良,构建种养系统洁净循环高效农业模式,真正实现了在盐碱地上生产出安全健康高效优质的农产品。该西红柿的营养指标比良田西红柿提高20%以上,亩产也达1万斤。“思田汇”进行盐碱地土壤改良和绿色开发综合技术,目前已形成3套盐碱地农业成套技术和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他们以建立的盐碱地设施大棚土壤排盐限根栽培技术来处理土壤,含盐量降低了46.76%。更多详情,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视频和图文直播。
请王科长为大家介绍一下当地农业科技服务概况?
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国营黄河农场,2010年12月改制为东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2019年5月更名为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辖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全部为国有土地。近年来,坚持“立足生态、依托农业、聚焦科技、导向旅游”的发展思路,先后引进了正大集团、通威集团两个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等大院大所分支机构,培育了生猪、大虾、水稻主导产业,走上了一条科技引领、人才强区之道。2018年以来,相继获批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承担着全市沿海盐碱地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任务。
请王科长介绍一下区县科技局科技特派员工作亮点、创新点?
示范区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科技服务发展,强化人才支撑,持续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等大院大所、农业企业合作,拥有省级特派员6人,服务园区5家企业,全体科技特派员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务实创新,在开展技术培训、引进、研发、推广技术成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创新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请科技特派员王春晶老师自我介绍及主攻专业;帮扶过哪些地区?
王春晶,男,54岁,主攻栽培学、土壤农化专业,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现服务于东营市思田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内陆、滨海盐碱地水盐运动规律研究及土壤改良;种养系统洁净循环高效农业模式构建;健康农产品(粮食、蔬菜、水果)品质提升;培训和服务,组织东营市相关农业科技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人员和水稻种植户进行田间生产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
帮扶地区、企业包括东营市思田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营中科为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垦利区中国科学院助农永安群,东营市垦利区瓜田果上种植园。
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科技特派员王春晶高级工程师及其所在的中科院禹城站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团队长期坚持黄河下游农业田间试验研究和产业发展研究,创立了“四节一网两增”的超吨粮现代农业示范模式和“渤海粮仓”(4+1)增粮技术集成示范体系等,在盐碱地综合治理、中低产田改造、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和新品种引进培育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帮扶内容包括山东省禹城市健康蔬菜种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有机水稻种植、滨州市沾化区冬枣品质提升、烟台海阳市苹果、樱桃品质提升、济宁市金乡县大蒜连作障碍的防治。
请程总介绍一下公司概况?
东营市思田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中科山东东营地理所协作科技企业,位于现代农业示范区黄河入海口,占地5000亩。公司主要依据生态学原理“盐碱地农牧生态系统构建”,做盐碱地土壤改良和绿色开发综合技术,开展了盐碱地农业技术集成,形成3套盐碱地农业成套技术和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请程总介绍一下帮扶前后公司的变化?
1.盐碱地特色西红柿。在科技特派员王春晶指导帮助下,公司西红柿有四个品种:毛粉88、樱桃西红柿、草莓西红柿和国色天香西红柿。我们采用盐碱地“适盐高值”设施种植技术环节,以根区水肥盐生境调控为核心的盐碱地种植床技术改善作物根区环境,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同时通过微生物有机肥等土壤改良调理技术改善土壤,通过施用植物调理剂提高作物抗逆性,配套辅助“熊蜂授粉”技术、环境感知-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施肥系统,所生产出的果实拥有更丰富的口感,而且果实维生素C、番茄红素含量、苹果酸等营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2.设施高效生态种植管理技术集成示范。对不同植物抗逆诱导剂进行了番茄抗逆效果试验,初步筛选到了抗盐效果好的植物免疫诱导剂,壳寡糖和海藻酸寡糖。在没有采取洗盐处理的大棚,土壤电导率5.41 ds/m,经过洗盐处理的大棚土壤电导率2.88 ds/m。在含盐量较高的大棚喷施壳寡糖、果胶寡糖、海藻酸寡糖、S-诱抗素诱导剂,结果壳寡糖、海藻酸寡糖处理,番茄生长势及抗性酶的活性明显高于S-诱抗素及对照。
3.建立了作物健康生长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境调控技术,地下部采用限根栽培土壤排盐处理,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地上部采用提高作物免疫力和抗逆力为核心技术,集成生物制剂(生物农药和肥料)、物理诱杀、熊峰授粉等技术。集成技术处理番茄,番茄的生长明显好于对照,光合速率提高,抗性酶的酶活性提高。
4.采用PLC作为控制单元,触摸屏作为信息写入和工作状态显示等单元,文丘里发生器作为肥料输送动力源,电磁阀作为水、肥执行机构,霍尔传感器作为水、肥的计量数据采集,附以优质PVC零件,构成该水肥一体化平台。完成了该平台的结构设计组态编程、计量标定、样机制造等工作,经测试,平台结构合理,计量准确0.2%,程序逻辑严密,器件运行稳定可靠。目前,已生产制造10台,用于试验示范基地的温室,达到预期目标。
5.完成温室用超声波作业平台样机一台,并进行实验性应用,解放温室病虫害防治喷药需要的人力。该超声波作业平台效率高、速度快、药液颗粒超细、喷洒均匀、省时省力。以100 m×12 m的温室为例,每次进行喷洒作业的时间是传统作业时间的1/2。
6.完成了研发和集成种植设施内空气和土壤温度、湿度要素以及作物生长影像采集传输装置,已提供4套研发的多通道信息采集传输装置在黄河三角洲为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示范应用。
请王科长为大家分享一下其他的科技特派员发展的项目?
一是东营市日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科技特派员张文娟、丁希忠的帮助指导下,在饲用燕麦草-水稻轮作种植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新突破,探索出新的燕麦草种植试验模式,公司依托自有的软件著作权“农作物秸秆加工工艺优化控制系统”对水稻秸秆进行了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水稻秸秆与豆渣混菌试验,来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利用率,利用水稻冬闲田种植燕麦草,实现了从单季到双季的土地利用模式,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多出一季燕麦草收入,每亩增收300元,公司于2019年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东营市思田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特派员王春晶的指导下,在盐碱地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10‰左右的盐碱地原土上种植西红柿,研究土壤改良,构建种养系统洁净循环高效农业模式,真正实现了在盐碱地上生产出安全健康高效优质的农产品,营养指标比良田西红柿提高20%以上,亩产1万斤。
三是正大(东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科技特派员刘磊的指导下,通过解析低盐和碱性环境下拟穴青蟹脱壳、生长的特征和规律,研发苗种驯化和中间培育技术,构建盐碱水域拟穴青蟹立体增效养殖技术与模式,拓展拟穴青蟹盐碱地养殖空间,推动拟穴青蟹绿色生态养殖,助力盐碱水域综合开发利用。
四是东营尚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特派员王强的指导下,开展三维电生化净水技术在水产产业链上的应用与设备研制,结合生态学理念、微生物技术调控辅助与工业设计等手段,不断优化设计,最终形成电生物法水处理技术,应用于相关领域,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
五是东营市阔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特派员刘阳的指导下,开发研制出对虾生长过程数字采样机,属于国内首创;自主研发的AI智慧养殖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养殖自动化及养殖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开发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中心,实现该公司水产品绿色、无公害、可追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