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作攻坚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台账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1-01-14 14:35 文字大小:

序号

工作任务

具体举措

完成

时限

工作推进情况、取得成效及下步打算

责任处室/联系人

落实

情况

任务

分解

落实措施及实施步骤


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扎实开展重点工作攻坚行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集聚创新人才,壮大创新产业,优化创新生态,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1.强化流程再造,制定科技创新资金整合意见,出台项目评审流程规范,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2.加强政策创新,制定深化科技改革攻坚的若干措施,提升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3.加强宏观谋划,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确保两个“五年计划”接续推进。


工作推进情况:

1.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推进省级财政科技创新资金整合的实施意见》,省财政每年设立不少于120亿元的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重点支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重大原始创新项目、重大技术创新引导及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创新平台项目。出台了《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管理规范》,提高了评审流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2.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改革攻坚的若干措施》,从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25条改革举措。

3.全面启动新一轮中长期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调研起草工作。分领域、分层次组织十余场座谈会,听取地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意见建议。书面征求60位住鲁院士及高水平专家对我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建议,回收建议超200条,规划建议的报告得到省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取得成效: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落实,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发展活力加速积聚,顺利完成“十三五”指标任务。今年5月山东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被国务院办公厅予以督查激励。

下步打算:

1.积极谋划新时期我省科技创新举措,出台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具体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开展研发投入统计专项培训、加强跟踪服务等,确保全省研发投入实现正增长,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及时对标国家中长期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3.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总体思路,瞄准“十强产业”重大需求,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的统筹部署,培育先发优势。

省科技厅规划处

刘哲

66777068

办结

2

36.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突出抓好化工、煤矿和非煤矿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严密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非生产类伤亡事故,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持续巩固安全稳定向好态势。

持续加强科技支持化工、煤矿和非煤矿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的支撑作用。

1.攻克一批安全生产领域共建共性技术。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2.布局建设一批安全生产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持续

推进

工作推进情况:

1.将公共安全预警和救援装备研发应用、化工园区绿色安全发展及智慧化建设等作为安全生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点方向列入了2020年度申报指南建议稿,待省科技领导小组会审议后向社会发布实施。

2.会同省国资委,加快推动2019年度“深地资源智能高效开采”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实施和成果应用。

3.建设安全生产领域创新平台。发挥安全生产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通过项目支持方式,推动安全生产科技重大技术难题攻关、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取得成效:

1.经申报受理、专家评审、现场考察,12月22日,依托山东能源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立项实施“面向复杂地质条件的工作面智能开采技术与装备”,依托山东特检科技有限公司立项实施了“化工园区绿色安全发展及智慧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12月23日,省科技厅会同省国资委组织召开“深地资源智能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与示范”项目绩效评价会议,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绩效完成情况作汇报,专家组质询答疑和交流讨论,对项目作出了客观、公正、严肃的评分,有效促进了项目的推进实施。

3.依托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立项实施“复杂地质条件的工作面智能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持经费2950万元,

下步打算:推动2020年立项项目任务书签订和组织实施,按照“深地资源智能高效开采”项目绩效评价会议要求抓好项目推进和绩效评价,持续抓好公共安全、绿色化工、煤矿等安全生产领域技术创新突破。

科技厅社发处李连文 66777236

办结

3

37.集中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抓好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重汽智能网联重卡、一汽华东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威联化学等产业升级项目,山东国瓷5G关键材料、有研大尺寸硅材料、浪潮云计算装备、中船重工船用发动机等前沿引领项目,济南超算中心、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烟台万华全球研发中心等重大平台项目,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第一医科大学、康复大学等社会民生项目。

实施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12月底

1.实施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编制2020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指南。共安排40个项目、102个课题,经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申报的通知》。12月19日省科技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确定100个重点项目予以立项支持。

取得成效:

2020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指南经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进入了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完成了项目评审立项工作,经省科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了100个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其中“十强”产业等重点领域均列入了立项支持范围。通过项目实施,吸引社会投入资金约84.98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超过1:5。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在重点产业、优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和集群性技术突破,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塑造我省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下步打算: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三、四、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细化重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方法,优化系统布局,完善组织实施管理,精准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1)系统布局“十四五”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2)继续深化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管理改革。

(3)持续抓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实施。

(4)全面提升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实施绩效。

2.谋划实施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第一医科大学、康复大学等社会民生项目。一是加快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关于创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实施方案》。二是加强政策制定实施,会同省直6部门印发《山东省创新药物与高端医疗器械引领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了未来三年创新药物与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方向。三是加强医学领域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起草了重大新药创制、高端医疗装备和精准医疗领域2020年度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指南,把“医用聚乳酸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在可吸收骨科植入物中的应用”等一批项目列入重点支持范围。四是依托康复大学(筹),新布局建设省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取得成效:

1.2020年11月,科技部与山东省政府部省会商工作会议支持山东在“急危重症”“放射治疗”等领域培育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2020年9月,山东新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射用戈氏梭菌芽孢冻干粉”1类创新药物,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件。

3.2020年12月,印发实施《关于下达2020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通知》,支持第一医科大学等单位开展医养健康领域技术研究。

4.2020年12月,印发《关于认定2020年度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通知》,把依托康复大学(筹),新布局建设省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纳入其中。

下步打算:

持续抓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筹备工作,鼓励支持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推动2020年立项项目任务书签订和组织实施,加快推动新建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

科技厅专项办李培林6677216

办结

谋划实施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第一医科大学、康复大学等社会民生项目。

1.加快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支持医养健康领域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在医学中心落地,指导推动放射治疗、急危重症两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建国家中心。

2.指导梳理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第一医科大学、康复大学等在医养健康领域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将具有超前布局的方向和思路,纳入《创新药物与高端医疗器械引领行动计划(2020-2022年)》予以实施。

科技厅社发处

李连文 66777236

办结

4

58.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总结提升试点经验,加快开放合作、土地财税、薪酬管理等18项配套政策落地,促进开发区聚焦主业、重塑优势、创新发展。推动高新区全覆盖。


实施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在管理体制、审批制度、人才激励等方面,探索高新区适应创新发展的新机制,引导高新区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持续

推进

推进情况及成效:

充分运用国务院督查激励政策,报请省政府向科技部发函,优先支持滨州高新区升级国家高新区。指导滨州、寿光、东营高新区修改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为升级国家高新区做好充分准备。目前,日照、菏泽、聊城3家省级高新区的升级工作已进入科技部与相关国家部委会签程序,正在顺利推进。已实现全省16市省级以上高新区全覆盖。

下步打算:

下一步,指导滨州、寿光、东营高新区进一步修改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与科技部有关司局的对接汇报,争取早日实现16市国家高新区全覆盖。

科技厅成果与区域处冯兴石66777039

办结

5

64.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4家山东省实验室,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为主体,争创国家实验室。

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4家山东省实验室

修改完善、尽快出台《山东省实验室建设方案》,按照“需要什么、建设什么,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原则,稳步推进省实验室建设。指导人工智能、医养健康、新能源、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等领域启动建设的首批省实验室,进一步聚焦战略目标、重点方向、建设主体、体制机制、领导保障等关键环节,优化建设方案,加快实质性推进。围绕科学前沿前瞻引领性问题、交叉融合性问题以及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等,新启动一批省实验室建设。

6月底

1.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布局5家省实验室。

推进情况: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省实验室建设工作专班,制定了《山东省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已报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指导首批5家省实验室做好筹建工作。

取得成效:围绕粒子科学、网络空间安全、微生态生物医学、新能源、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建设5家省实验室,通过专家论证报请省政府同意后正式挂牌筹建。

下步打算:指导首批5家省实验室完善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三会”架构,有序开展建设和科研工作。未雨绸缪,开展后续新建省实验室调研,确定一批省实验室建设预备单位

科技厅基础处赵文彬66777031

办结

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为主体,争创国家实验室。

1.建立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机制,成立创建国家实验室领导小组。

2.认真梳理创建国家实验室重点任务及分工,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后正式印发执行。

3.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更多人员全职、全时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工作。

4.会同有关单位、部门,加强与参建部委沟通协调,争取各有关部委和单位的支持。

5.配合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加强核心人才团队建设,做好现有人员分类管理。

6.推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按照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凝练聚焦战略方向,完善战略发展规划。

7.推动建立超算运维管理机制按照科技部有关要求,做好超算升级项目建设。

8.按照省政府专题会议要求,进一步完善“支持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措施”,在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以省政府的名义印发执行。

根据国家整体布局,持续推进。

2.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为主体,争创国家实验室。筹备成立了由家义书记、干杰省长任组长的山东省创建国家实验室领导小组,家义书记主持召开两次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会;凌文副省长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就组建方案编制进行座谈、论证。组织编制《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发展规划》,通过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积极推动将争创国家实验室工作纳入2020年科技部-山东省工作会商议题;积极将海洋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装置推荐给国家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编制印发《创建国家实验室工作方案》。提出优化实验室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改革意见。研究起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人才团队建设资金管理办法》。

2013年12月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试点,2015年6月正式试点运行,按照“核心+网络”模式,组建了功能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开放工作室等创新单元,整合了国内近50家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央企、军方、行业部门的科技人才资源,汇聚了一支包含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内的2000余人的人才队伍,累计投入近80亿元,打造了一批包括国际领先的重大科研设施集群;通过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大科学计划,建成全球最大规模潜标观测网,自主研发一批先进海洋观测装备。实验室在体制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开创了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协同创新局面,为国家实验室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继续推动青岛海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制定建设方案和规划,定期调度建设情况,制定人才引进方案,积极争取省级项目列入国家级重大专项或计划。

科技厅海洋处韩  君66777090

2020年底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期需持续推进

6

65.推动我省重点实验室整体转型、优化重组,在网络空间安全、“蓝色药库”、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实施好20项左右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在新一代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实施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推动我省重点实验室整体转型、优化重组

落实举措:1.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文件;2. 围绕优势学科、新兴交叉领域布局省重点实验室;3.强化省重点实验室动态管理。

实施步骤:按照“新建一批、重组一批、撤销一批”的思路,优化重组省重点实验室,

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进展,持续推进

1.推动我省重点实验室整体转型、优化重组。

推进情况:制定《山东省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20-2025年)》《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

取得成效:新建19个省重点实验室,其中学科省重点实验室9个,企业省重点实验室10个;对医药、化学等领域66个省重点实验室开展绩效评估工作,对8个评估不合格、多年无重大创新成果的予以调整、合并或者撤销。

下步打算:优化布局,围绕新兴产业、优势学科建设等新建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对农业、环境等领域省重点实验室开展绩效评估工作。

科技厅基础处赵文彬66777031

办结

在网络空间安全、“蓝色药库”、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实施好20项左右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在广泛调研和征集建议基础上,论证形成项目申报指南。科学组织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等环节,提高项目质量。及时跟踪了解项目进展,力争在若干领域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6月底

2.在网络空间安全、“蓝色药库”、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实施好20项左右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工作推进情况:严格按程序和时限要求做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各项工作。

取得成效:完成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评审立项工作,资助19个专题44项目,金额达6600万元。

下步打算:及时跟踪了解项目进展,力争在若干领域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科技厅基础处

韩  珺66777033

办结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实施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和全厅重点工作,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成果导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传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科学设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支持重点,明确项目的支持方向、考核指标和预期目标,通过项目论证、公示等环节,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实施步骤:指南编制、指南审定、指南发布、申报受理、形式审查、项目初评、综合评审、现场考察、公开公示、领导小组审定、计划下达、项目实施

6月底

3.实施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加速发展。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会同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有关部门,编制了2020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指南,其中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均列入指南重点方向。择优筛选出100个项目为重大工程立项支持项目,12月19日省科技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

取得成效:

2020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指南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进入了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完成了项目评审立项工作,经省科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了100个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其中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均列入了立项支持范围。通过项目实施,吸引社会投入资金约84.98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超过1:5。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在重点产业、优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和集群性技术突破,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塑造我省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下步打算: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三、四、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细化重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方法,优化系统布局,完善组织实施管理,精准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1)系统布局“十四五”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2)继续深化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管理改革。

(3)持续抓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实施。

(4)全面提升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实施绩效。

科技厅专项办李培林66777216

办结

7

66.创新科技治理,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完善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和期权激励机制。

创新科技治理,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制度的若干意见》,组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的研讨调研,聚焦难点堵点问题,研究制定试点方案,选取创新能力和潜力突出、成果转化绩效显著的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为试点单位,通过既有专利的分割确权、新增专利的共同申请等模式探索赋予所有权及长期使用权的实施路径,指导试点单位力争年底前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规范成果及典型经验。

12月底

1.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关于实施创新人才薪酬激励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人社部发〔2019〕137号文件进一步支持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通知》,大力推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工资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方利益捆绑机制,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按照规定作价投资形成国有股权,可享有股权分红和股权处置收益权。

会同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省属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措施》,探索在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推行学术团队负责人制,实行目标合同管理,在岗位设置管理、薪酬管理模式方面进行改革。省属院所自主确定绩效工资结构、考核办法、分配方式、标准等,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科研型领导干部倾斜。形成了《关于实施创新人才薪酬激励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人社部发〔2019〕137号文件进一步支持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通知》《关于深化省属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措施》等一批制度成果。逐步扩大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比例,288名省属事业高层次人才享受政策红利。下一步,对高校院所和各市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情况进行评估,推动省属科研院所制定具体落实政策,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

3.会同省委组织部、教育厅等7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遴选8家省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作为试点单位,探索建立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在职务科技成果确权、科技人员激励、正职领导持股、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和试点经验,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情,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单位共探索完成赋予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53项,赋予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4项,确定3家法人单位进行二级事业单位正职领导持股试点,新出台试点配套文件23项。下一步,2021年将继续按照试点方案推进各项任务。

省科技厅法规处

张春杰66777089

办结

积极对接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聚焦难点堵点问题,研究制定省属高校、科研院所试点方案,选取创新能力和潜力突出、成果转化绩效显著的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为试点单位,试点期为三年。指导试点单位健全决策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探索形成赋权形式、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制度,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果经验

科技厅成果与区域处冷振喜66777039

持续

推进

8

67.支持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等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去行政化,高标准打造30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鼓励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共同体。

支持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

指导山东产研院探索建立符合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要求和发展规律的内控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项目扶持、平台建设、人才引进、资金使用等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制度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对山东产研院开展绩效考核,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

1.支持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等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一是启动产研院制度流程优化工程,目前已出台23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指导产研院制定了创新发展规划(2020-2025)、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薪酬原则等规章制度。制定印发《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年度考核办法》,对产研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核。产研院管理建设逐步规范。下一步,指导产研院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落地一批重大高技术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技术平台,积极打造有利于商业成功的创新创业生态。二是做好规划引领,协助制定高研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研究领域和重点任务。制定《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章程》《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薪酬管理框架意见》等系列规章制度。协助制定人才引进举措,今年引进20多名35岁以下的青年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初步形成了粒子物理和热科学科研团队。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根据任务分工,继续做好相关事项的协调推动落实。三是成立以山东省和中科院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能源研究院建设工作推进组,工作推进组审议通过了《山东能源研究院章程》《山东能源研究院建设工作推进组工作规则》等有关制度文件。在省市共同推动下,11月11日能源院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省委编办批准能源院为省属事业法人单位。推动能源院加快编制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加快促进“科教融合”,推动省教育厅与能研院签署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战略合作协议书。下一步,尽快研究制定能研院考核办法;督促指导能研院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督促指导能研院加强战略研究,做好顶层规划设计;督促指导能研院做好2020年度计划、2021年度工作计划和2020年度省拨经费使用的论证;做好能研院统筹协调,积极推动重点改革工作落实。四是2020年10月29日省委刘家义书记带队赴中科院,省院市三方共同签署《共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合作协议》。目前,科创城已落地“中科系”院所14家,其中,6个项目(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苏州医工所、植物基因编辑、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深圳先研院、量子技术研究院)正在建设研发平台和产业园区,6个项目(电工所、理化所、微生物所、工程热物理所、计算所、高能物理所)已完成规划设计,2个项目(生态环境中心、空间应用中心)正在规划设计,计划筹建大科学装置6个,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众多前沿技术领域,实现了多领域、多产业、多主体共同发展。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根据任务分工,继续做好相关事项的协调推动落实。

科技厅成果与区域处冯兴石66777039

持续

推进

支持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

1.加强创新,完善制度建设;2.打造平台,提供科研平台;3.赋予用人自主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建章立制、建设AMS数据中心、引进人才等方面同步实施,加快落实,打造山东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持续推进

科技厅基础处赵文彬66777031

持续推进

支持山东能源研究院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

与能源研究院密切配合,定期调度建设进度,主动做好服务。(一)加强领导体制建设,强化能研院建设组织保障。(二)发挥工作推进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三)能研院不断加强建设步伐,取得阶段性成果。

持续推进,年底取得阶段性成效

省科技厅海洋处韩  君66777090

持续推进

支持济南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

1.按照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的整体规划,积极与中科院对接,做好省院市三方合作的沟通协调工作,推动山东省、中科院、济南市共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协议签署;

2.根据协议内容和科创城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任务分工,会同厅相关处室,做好涉及我厅具体事项的协调和推动落实。

持续推进

科技厅合作处田小元66777167

办结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去行政化

1.支持科研院所建设“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打破行政化干预管理的制约。

2.开展高校、科研院所改革试点,将鼓励高校院所建设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作为试点内容。

持续推进

2.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去行政化。

推进情况及成效:

省科技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省属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措施》,通过组织省属院所完善章程,建立政事权限清单,全面下放机构设置权、招聘权、评审权、薪酬分配权、收益处置权等举措,强化省属院所法人自主权,坚决去除科研院所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完全照搬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去行政化)。落实《山东省支持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补助资金管理办法》,2019年—2020年全省17家高校、科研院所内设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省级备案。2020年对15家符合条件的机构给予466万元资金补助,资金已拨付至服务机构。用于强化服务基础和手段,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升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能力。

下步打算:

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推动省属科研院所改革持续向纵深开展,建立服务省属科研院所发展长效机制和分类评价机制,培育一批科研院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确保改革取得实效。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及其他组织联合建立研究开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技术创新联盟,探索支持高校院所建立“概念验证中心”。

省科技厅法规处张春杰66777089

办结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以各种形式建立或引进各类服务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鼓励以备案形式纳入省级服务机构范围,享受服务机构财政补助政策,以备案形式纳入省级服务机构范围,享受服务机构财政补助政策,提升市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

科技厅成果与

区域处

冷振喜66777039

办结

高标准打造30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鼓励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共同体。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十强产业,发挥济南、青岛、烟台“三核”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统筹,在科技特派员、国际科技合作、盐碱地种业、医养健康、环保产业等领域,布局新建8个左右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二是会同有关处室理顺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市、省直部门的沟通和衔接,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突出产业特色和优势,创新体制机制,编制好共同体建设方案,严格论证,推进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加快建设,基本形成“1+30+N”体系。三是加强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进展、实际成效等进行调度,督促创新创业共同体加快建设进程,尽快取得实效。四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创新创业共同体广泛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组织创新创业共同体全面梳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和“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技术清单,支持整合资源重点攻克,推动创新成果尽快落实转化,取得经济效益。五是加强交流和宣传,组织有关部门、创新创业共同体召开共同体建设工作调度讨论会,总结交流经验做法,共同谋划共同体建设和发展。及时总结共同体建设成效,加大宣传,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7月底前

3.高标准打造30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鼓励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共同体。

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成立了共同体建设工作专班,召开2次专题会议,到22个共同体实地调研。二是高标建设一步到位。瞄准高端要素聚集,立足引领产业崛起,提高共同体建设标准。省领导两次听取共同体工作情况汇报,做出重要批示。多次到基层考察调研,与政府、企业专题座谈。与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厅、省体育局等部门单位沟通协作,今年下半年高水平新建8家共同体,提前完成30家省级共同体布局任务。三是咬紧牙关严格整改。先后对在建的22个共同体调度5次,7月初召开了全省共同体建设工作推进交流会,聘请专家对共同体进行专题指导;7月中旬下发通知进行专项整改,10月对22家共同体整改情况逐一进行现场考察。11月,对整改不到位的6个共同体停拨资金,向其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发送整改通知书,最后限期整改。四是做大底盘夯实基础。与各市密切沟通交流,指导建设市级共同体。

取得成效:

发布了2020年共同体建设指引,启动了25家共同体建设,目前30家省级共同体基本布局完成,实现了16地市全覆盖,济南、威海等十几个市已建市级共同体103家。组织共同体与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对接帮扶。

下步工作打算:

强化对共同体的跟踪管理和指导服务,实行动态管理机制,促进现有30家共同体高水平建设。加快建设众多“N”,与各市协同工作,引导和鼓励各市加快建设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

科技厅资配处尹承山66777171

办结

9

68.用好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将财政支持由后补助转向前端引导,实现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用好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将财政支持由后补助转向前端引导

积极与税务部门对接,流程再造,及早兑现相关普惠政策。10月20日,将税务系统提供的相关数据反馈给各市科技局进行核实,12月7日对经核实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进行公示,12月下旬将补助经费拨付给各相关企业。

12月底

1.下达了2020年度山东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对10952家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进行补助,安排经费140304.03万元。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关于推进省级财政科技创新资金整合的实施意见》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每年设立规模不低于120亿元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突出支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下一步,拟修订《山东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实施办法》,对高端芯片、高端制造、氢能等重点新兴产业进一步倾斜扶持,对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更加精准引导。

2.会同财税部门,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推动政策落实落细。协调省税务部门利用税务系统数据对符合企业研发投入补助政策支持条件的企业进行筛选梳理,有针对性组织企业申报补助政策,提高政策落实工作效率。修订《山东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实施办法》,对高端芯片、高端制造、氢能等重点新兴产业进一步进行了倾斜扶持,对高新技术企业群众更加精准进行了引导。

3.下达了2020年度山东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关于推进省级财政科技创新资金整合的实施意见》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

对10952家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进行补助,安排经费140304.03万元。每年设立规模不低于120亿元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突出支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下一步,

根据财政支持政策导向的变化,积极配合财政厅科教处做好相关工作。

科技厅高新处韩绍华66777036

办结

根据财政支持政策导向的变化,积极配合财政厅科教处做好相关工作。会同财政厅加快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省级资金拨付,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科技厅资配处毛原宁66777226

办结

10

69.实施重大技术攻关“揭榜制”,在基础研究领域试点科研经费“包干制”

实施重大技术攻关“揭榜制”

根据“揭榜制”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组织过程中开展示范试点工作。

实施步骤:

(1)出台文件,建章立制

(2)按照文件规定,在2020年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组织实施中落实重大技术攻关“揭榜制”。

12月底

1. 实施重大技术攻关“揭榜制”。印发了《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鲁科字【2020]44号),在全国率先以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揭榜制”“组阁制”具体落实举措。按照申报通知要求,今年所有项目均采用“揭榜制”方式组织申报。目前已完成项目评审立项工作,按照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原则,择优筛选出100个揭榜项目。

取得成效:

出台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以规范性文件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多家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2020年我省重大工程项目首次采用“揭榜制”方式组织申报,积极引进外部创新资源,攻克山东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2020年经过一系列考评程序,择优筛选出100个揭榜项目予以立项支持。揭榜立项项目中,项目负责人为省外专家有40项,占比40%,实现了借用外智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推进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

下步打算:

着眼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继续深入实施重大技术攻关“揭榜制,加快探索现代化的项目管理组织方式,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更多参与,促进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科技厅专项办李培林66777216

办结

在基础研究领域试点科研经费“包干制”

制定相关文件,试点实施 “包干制”,探索完善相关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6月底

2.在基础研究领域试点科研经费“包干制”。

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省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方案》,从2020年起对省自然基金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纳入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财务支配权。完成基础研究领域试点科研经费“包干制”。下一步,总结试点经验,为下步制定出台政策提供参考。

科技厅基础处张  骏66777035

办结

11

70.高新技术企业再增2000家。

高新技术企业再增2000家

扎实落实《山东省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科技型企业总体规模,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提升高企认定服务水平,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培育工作。

12月底

国家科技型入库企业数量新增8685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000家以上。下一步,将深入实施梯次培育工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源头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提高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效能,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工作,遴选创新型领军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发展质量。

科技厅高新处张大瑞66777331

办结

13

71.实施“人才兴鲁”行动,制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推动出台《山东省人才发展条例》,坚决破除隐性门槛,拿出突破性的硬招实招,通过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团队。

通过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团队。

1、鼓励用人单位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发展面向海内外引进高端人才,择优遴选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类,形成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的人才引领和支撑。

2、采取以赛代评方式遴选科技创业人才,会同省委组织部共同举办“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广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资金、带创意、带技术落户山东创办企业,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提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2月底

工作推进及成效:

1.抓好泰山系列人才工程组织实施。2020年共遴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科研院所领域)初步人选40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类)初步人选34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初步人选25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科技创业类)初步人选100名,省委组织部正按程序开展下步工作。

2.会同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共同举办第三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共遴选创业企业类优胜人选60名、创业项目类优胜人选40名、培育类人选120名。

3. 研究制定快速引进海外科技人才的政策措施,实施人才抢引计划,围绕八大发展战略、“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需要,,以超常规举措对接引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高层次人才,首批快速认定海外人才57名。

4.出台《“外专双百计划”实施细则》,允许专家通过远程视频、网络办公等方式开展项目,核拨经费5100余万元。2020年“外专双百计划”全省共70个项目入选,其中院士33名,入选数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提升“外专双百计划”,加大项目遴选支持力度,创新项目执行方式,2021年新引进不少于30名国际知名外国专家和不少于30个高层次外国专家团队。

5.积极组织申报国家QR和国家外国专家项目计划。有170个项目申报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计划。2020年共有10名专家入选国家QR级人才计划外专项目建议名单,居全国第三位;共有70个项目入选国家外国专家项目,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

下步打算:

下一步,将围绕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化发展目标,坚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广聚海内外科技人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支撑保障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编制实施好《山东省“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规划(2021—2025》,突出人才政策创新集成、人才队伍打造提升、人才环境持续优化三个重点工作,抓好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四大群体,实现在人才政策集成化、人才引进高端化、重点工作品牌化、出国培训效益化、科普工作广泛化、生态环境最优化有较大突破。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将督促相关单位做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支持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争取科技部等多的支持。

科技厅引智处董兆选66777278

办结

1.围绕我省重点领域需求,争取更多外国高端人才入选国家“”外专项目和“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争取国家更多资源支持。对全省引进外国专家情况进行摸底和调研,根据科技部申报QR计划和外国高端人才项目计划要求,组织和指导相关单位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并积极与科技部相关业务部门做好汇报和共同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科技部相关项目计划。

2.鼓励用人单位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候鸟服务、技术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外国高端人才,符合条件的可通过省级引智项目给予资金支持。2020年,精心组织申报、评审,通过形式审查、会议评审、答辩评审、现场考察等程序,引进不少于20名高层次非华裔外国专家和20个高层次外国专家团队。

科技厅外专处刘春林66777057

办结

72.优化规范做实国际院士港。

与青岛市有关方面保持积极沟通,根据青岛市对院士港的统筹规划,做好支持配合工作。

持续推进

工作进展及成效:

根据省委刘家义书记有关“优化、规范、做实”院士港工作的指示精神,省科技厅多次组织赴院士港调研,指导解决院士港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目前已有286名院士签订了入港合作备忘录,刚性引进了3名全年驻港的华裔外籍院士,其中2名已获得山东省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政策支持。院士港先后举办了“海外院士青岛行”、“青岛国际院士论坛”等活动,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联合建设了“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研究院”,与复旦大学联合建设了智能材料创新研究院,搭建国际合作渠道,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博士生培养,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12月3日,凌文副省长带领多个省直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专题调研,研究提出了调研报告报刘家义书记。

下步打算:根据省领导批示精神,青岛市正在按照省市一体化推进的原则,研究起草院士港建设方案,省科技厅将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科技厅合作处田小元667778167

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效,后期需持续推进

14

75.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和农业“良种工程”,新增高标准农田54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亿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

深入推进农业“良种工程”

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梳理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确定2020年和“十四五”主攻方向目标。组织开展2020年度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指南编制、项目申报、形式审查、评审论证、立项下达等工作。

9月底

工作进展及成效:

1.聚焦我省种业创新优势和短板,提升我省现代种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关于加快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鲁政办字〔2020〕110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20〕172号),对全省小麦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我省种业创新发展等进行谋篇布局。

2.对2019年度农业良种工程在研项目进行中期总结,各项目进展顺利。引进与收集保存珍稀濒危、特色、优质、抗病抗逆等作物种质资源2000余份;济麦44创全国超强筋小麦单产纪录;突破性玉米新品种鲁单510全省6市同步示范平均每亩增产约150公斤;鲁丽苹果新品种获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

3.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立项支持项目16项,省财政补助总经费9100万元,2020年度补助经费4710万元,将培育一批综合性状优于国际品种或者当前主栽品种的突破性新品种(系)。

下步打算:

深入实施省农业良种工程。以企业为主体,重点围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突破性农业新品种(系)培育,充分运用生物育种、现代信息技术,重点培育一批优质特色、绿色高效的突破性新品种,全面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强良种工程项目监管评估,提升项目实施效能。

科技厅农村处康荣鑫66777082

办结

15

77.发挥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的引领作用,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

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

研究制定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措施,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特派员基层服务内生动力。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创新创业服务。选派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工作。

9月底

工作进展及成效:

1.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新模式,12月28日批复建设“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农业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共同体”,加速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形成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新模式和长效机制,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2.强化科技特派员队伍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全省选派科技特派员达到7835名,依托山东省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先后开展线上培训指导服务10万余人次。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创新创业,立项支持项目80个,安排经费1200万元。选派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工作,择优遴选了400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85个重点扶持区域县(市、区)和部分扶贫工作重点村开展科技服务。

下步打算:进一步强化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激励政策,积极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加快推进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推动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和长效机制。

科技厅农村处刘赤兵66777081

办结

16

92.高水平建设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

高水平建设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

进一步完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持续跟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进展情况,积极推进审批工作。

持续推进

工作进展及成效:会同黄三角农高区、中科院地理所以及相关专家编制了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根据方案,完善配套了智能农机等4个中试研发平台;落地实施了8个国家、中科院、省重大科研项目,建立了万亩试验示范基地,试验耐盐碱新品种(系)200余个;聚集了中科院、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高校院所10家,与大院大所、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近10项,引进科研团队40余个,组建本地化科研人员近100名,初步构建起中试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业发展融合贯通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下步打算:与科技部做好衔接汇报,加快推动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指导修改完善建设方案,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功能完善提升、组建本地化人才团队,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积极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科技厅农村处

刘赤兵66777081

持续推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