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高新区以优异成绩通过首批国家级双创升级特色载体终期绩效评价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20-07-15 10:37 文字大小:

近日,首批国家级双创升级特色载体终期绩效评价结果公布,威海高新区以优异成绩通过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开展的终期绩效评价,累计获得5000万元资金补助。

2018年,威海高新区以全省答辩第一名的成绩获评科技资源支撑型“国家双创特色载体”,并获得首笔补助资金2500万元。2019年高新区通过了中期绩效评价,获得补助资金1500万元。今年,又在终期绩效评价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获得奖励的4个开发区之一,获得最高1000万元奖励。

国家双创升级特色载体建设,是科技部、财政部和工信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造“双创”升级版、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的决策部署而实施的重大举措,以引导开发区打造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特色载体,促进特色载体专业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地方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根据奖补标准,中央财政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分三年安排。其中:第一年统一补助2500万元;第二年根据工作实施成效予以补助,最高补助1500万元;第三年根据最终绩效进行奖励,最高奖励1000万元。

近年来,威海高新区狠抓科技创新、双招双引、特色园区、项目建设,在企业孵化、高端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健全“高校院所育苗—政府孵化加速—企业园区产业化”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服务,形成了适应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完整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建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7家,其中国家级8家;科技孵化总面积达9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600家。

创新创业活力显著提升

威海高新区扎实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在169个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四年前进10个位次,跻身前30强,稳居第一方阵。全面落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4”优惠政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激发了创新主体活力。连续举办了威高杯、北洋杯、迪尚杯、光威杯等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参赛项目2200多个,成功落地项目62个,提升了对外知名度和全球影响力,加快了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载体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威海高新区积极打造开放共享的技术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体系,建设了86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为双创项目提供仪器设备共享与共性技术研发支持,累计提供共享服务近万次。引进建设了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208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各类技术服务近10万次。设立了全省首家创业大学—威海创业大学,通过“创业知识+模拟实践+实际操作+跟踪支持”四级免费创业培训方式,为创业者提供高水平的创业实训,累计培训和服务学员近5万人,成功创业近3000人。  

企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威海高新区加快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持续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形成了“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的发展梯度。截至目前,高新区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81家,高新技术企业122家;区内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9项、行业标准109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3.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近25个百分点;57家企业挂牌上市。

产业集聚能力显著提升

聚焦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两大“名片”产业,补链强链,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截至目前,产业集聚度达到83.2%,两大主导产业收入占全区生产总值近90%,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

创建国家双创升级特色载体三年来,威海高新区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厚植创新创业沃土,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汇聚创新创业要素,形成了“有科技资源支撑、有深度产学研合作、有科技成果创业转化、有科技创新服务”的“四有”良好局面,加快了创新创业者梦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了中小微企业轻装前进、活力迸发,为国家打造“双创”升级版探索“威海模式”,贡献“威海经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