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介绍
访谈主题:

“决胜全面小康,科技特派员在行动”第十八期直播

嘉宾简介:

生涛 青岛市即墨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隋海周 农湾农业科技发展(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优秀科技特派员

黄海燕 青岛三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科技帮扶对象

国世平 即墨区大信镇张六里村农户/科技帮扶对象(电话连线)

访谈时间:

2020-06-28

访谈地点:

山东广播电台

访谈图片
文字直播

记者:介绍青岛市即墨区农业概况及科技服务工作情况?

生涛:即墨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辖区,东临黄海,南依崂山,从秦代置县,隋朝建城,距今已1400余年,有着“千年商都,泉海即墨”的美誉,山、海、岛、泉、滩、林旅游资源丰富,是青岛市的后花园,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试点城市、民营科技促进工作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即墨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2016年,即墨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第9位,成为江北第一县。2017年,即墨区撤市划区,在《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中位居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2位,全区呈现出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动局面。

目前,即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30家,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20余家,高新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4.8%。拥有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其他农业各类园区150余个,其中,1000亩以上的2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余家,建成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粮油示范区1万亩、辐射区10万亩,建成10余个果菜茶绿色示范基地,涌现出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其中“金口芹菜、湍湾紫蒜”通过国家地标产品评审,“采食即墨”居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第四位,国际种都核心区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我区正在着力推进与华侨城合作建设莲花田园示范区,布局莲花湾农场、花橙小镇等13个主题分区,推动现代农业与田园休闲、康养度假、文化创意深度融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第一样板。

记者:介绍一下即墨创新“1+X”农业创新创业服务模式?

隋海周:在帮扶方面,即墨创新“1+X”农业创新创业服务模式,“1”即创新的农业孵化平台,“X”即农业产业赋能服务平台,以科技金融和咨询服务核心,配套智慧农业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品牌文创、市场营销、农业技术开发及培训等服务,构建七大产业赋能服务体系,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介绍下青岛农湾孵化器有限公司?

隋海周:农湾具有10年的创业运营经验,通过智慧农业技术集成、科技金融、品牌文创等赋能服务,聚集产业发展优势要素,搭建农业产业发展赋能平台,培育壮大农业创新主体,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条,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农湾除了为在孵企业提供服务之外,现有8位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农资、销售等资源整合,现为即墨区的大信镇、移风镇、段泊岚、灵山镇等15村提供服务,主要工作如下:

(1)开创“1+X”农业创新服务模式,为新农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2)创新服务模式已成功复制推广

(3)依托产业的集聚,初步搭建农业生态圈的雏形

(4)打造“品牌”化的创新主体和服务平台

(5)开展新农人培训活动,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记者:介绍下青岛三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黄海燕:企业创立之初就进入农湾孵化企业序列,农湾提供金融、技术、品牌、咨询、销售等一站式服务。三皇农业主要采用绿色有机标准化化种植皇菊、蓝莓等,并对皇菊进行深加工技术开发,主要产品为皇菊茶、菊花酒以及蓝莓鲜果等。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开展技术合作,通过筛选优良品种,采用绿色高效种植标准及加工技术,生产绿色有机产品。目前园区面积达到百余亩,年销售额达到200余万。依托农湾的资源,现已经扩展近百亩的种植面积。

记者:评价“1+X”农业创新创业服务模式?

生涛:“1+X”农业创新创业服务模式是青岛市即墨区在科技帮扶工作方面的创新之举,该模式以工业化的方式发展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和带动就业等方式,在助推新农人创业、农业科技进步、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已复制推广到青岛市市北区、即墨区灵山镇(花香药谷)、青岛大沽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日照等地。

记者:平云草莓农场现在的发展状况?

国世平:从育苗、种植形成一套高效草莓栽培技术,现已建成10余亩的平云草莓种植农场,主要以采摘为主。如今,张六里村已发展成规模化的草莓种植区,规模达到100余亩,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也开始种植草莓。自从农湾科技特派员队伍到村里,了解到我们面临的育苗及病虫的无害化防止等问题,请草莓技术专家多次到现场指导,并提供无害化防止的最新设备及使用,解决了我们的技术之忧。

记者: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生涛:(1)技术供求匹配问题。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和农户的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科技特派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2)服务时间问题。科技特派员均为单位在职职工,难以长时间离岗,在提供技术服务方面不能做到随叫随到。

记者:如何解决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生涛:(1)通过集中培训等形式,提高科技特派员的职业技能,掌握更多专业技术知识,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2)加强政策引导,通过直接补贴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激励单位为科技特派员工作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记者:即墨科技局下一步怎么统筹抓好科技服务工作?

生涛:下一步,即墨区科技局将按照省科技厅的工作部署,继续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动更多农业科技人员,培养更多科技特派员,探索更多帮扶形式和路径,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提供强力科技支撑。同时,作为主管单位,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关心科技特派员,帮助科技特派员,完善服务机制,坚决当好科技特派员的娘家人,争取让科技特派员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网友问答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