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介绍
访谈主题:

“决胜全面小康,科技特派员在行动”第十四期直播

嘉宾简介:

袁余成 聊城市科技局科技局副局长/市科技局分管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负责人

刘庆起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组织实施单位代表

徐洪祥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组织实施单位代表

王闯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系主任/优秀科技特派员

马仲杰 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科技特派员帮扶对象(电话连线嘉宾)

访谈时间:

2020-05-28

访谈地点:

山东广播电台

访谈图片
文字直播

战“疫”菜篮子

聊城科技特派员疫情期间向服务队供应蔬菜

2004年4月26日全市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动员大会

记者:今年的新冠疫情对农场、园区、种植大户等带来大影响,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您是如何进行帮扶和指导的?

王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主要通过微信、腾讯课堂和钉钉等通讯工具进行网上培训,对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农事操作进行了指导。

记者:请问帮扶对象经常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在通过您的帮助之后得到了怎样的改善,您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王闯:在过去几年的帮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有共性的,也有特例的。比较常见的就是一些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种植技术不高,员工操作水平差异较大,水肥一体化技术不到位,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等问题。

1. 俊生农场是一个以种植番茄、黄瓜、西瓜为主的专业合作社,调研发现,他的主要问题是种植技术不高,特别是保护地番茄、黄瓜、甜瓜等的种植技术有待提高。2.针对麻佛寺刘树春等种植甜瓜大棚设施简陋,品种为地方常规品种,效益不高等问题。3.牧青农场虽然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但是在使用存在很大的问题,用水溶肥用多少没有精确的标准、水溶肥的。

记者:请问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有科技特派员16名,他们各个深扎一线,倾力助产,攻坚克难,成效显著,能介绍下他们的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吗?

王闯:山东省科技特派员李新泉,主持科技帮扶项目“农产品新媒体营销模式示范与推广”。王海丽等特派员2018年被山东省科技厅认定为首批山东省企业科技特聘员,选派企业为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在种羊场疾病防控、繁殖育种等方面的技术难题给予技术支持,立足企业肉羊生产及育种长足发展,推动企业提质升级,肉羊产业健康发展。近两年,围绕肉羊生产瓶颈问题开展研究,校企合作立项国家级、省级研发课题4项:主持立项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第三位参与企业承担的国家现代农业支撑体系专项。强化技术支持,参与企业育种及提质升级相关工作,推动企业成为了山东省湖羊原种场、山东省鲁西黑头羊原种场,国家级大尾寒羊保种场,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注重技术培训, 2020年4月、5月针对公司养殖技术人员开展“肉羊养殖关键技术培训”、“羊场疫病防控技术培训”200余人次。

唐园百年古杏调研

营子种植户座谈培训

记者:请问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是个什么性质的学校,都做什么工作?

刘庆起: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山东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是山东省优质校立项建设单位,是聊城市政府建设聊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龙头单位。学校努力打造冀鲁豫地区职教先行区,建设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技术研发服务基地和先进文化传播基地。

记者:请问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乡村振兴都做了哪些工作?

刘庆起:(1)学校高度重视,成立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领衔的、相关部门广泛参与的、强有力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和具体实施各项帮扶工作。近年学校先后选50余名教师参与到科技特派员队伍。

(2)广泛发动,鼓励具有各专业特长的专家、教授参与科技特派员队伍中,建设“乡村振兴”科技帮扶平台;2019年“乡村振兴服务团队”获批山东省教育厅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3)制订创新型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实施对科技特派员的规范化管理;

科技帮扶实行项目化管理,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文件,做到有政策、有激励、有考核、有评价,形成学校长期坚持的一项制度化特色社会服务机制。多名老师获得省、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4)多渠道、多途径筹措科技特派员项目经费,鼓励并支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各项科研工作;

一方面积极争取市级农业科技项目资金,同时安排院级“乡村科技帮扶计划”项目对帮扶予以优先支持;另一方面在市、县科技局的指导下,根据扶贫领域,严格选拔专业教师,为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选派科技人员。

(5)出台开展鼓励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政策和措施,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科技帮扶员与对接县市科技局签订合同,明确帮扶内容,确定考核指标,确保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针对性。

(6)听取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汇报以及相关单位的情况反馈,定期检查和督促科技特派员工作;

(7)积极探讨科技特派员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

学院以“平台+项目”双驱动乡村振兴服务机制,做到双优势重抓手,新科技全覆盖。依托职教集团、省市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N”综合实训中心,搭建了科技特派员为核心人才的“乡村振兴”科技帮扶平台。

(8)科技特派员工作卓有成效,受到各级单位和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

专家团服务乡村振兴事迹,中国教育网、新浪网、聊城新闻网以《科技帮扶支持乡村振兴,平台创新带来惠民实效》和《临清8名高科技人才“牵手”重点贫困村借智脱贫方能走得更远》专题报道;入选中国职业教育高校社会服务和新旧动能转换典型案例。

记者:请介绍下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是如何创新服务形式,助力农民增收的。

徐洪祥:做好农业生态理念的普及及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

开展“互联网+”农产品电商活动的引导,深化社会服务贡献。

聘请专家进行专项指导。

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广泛开展应用技术示范推广,彰显社会服务潜力。

记者:纷纷乐道“给物给钱,不如选派一名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的“聊城做法”享誉全国。科技特派员的聊城做法都有哪些?

袁余成:2004年4月,聊城市作为山东省的第一个试点市,开始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我们紧紧围绕“政府引导、项目带动、市场运作、机制创新”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聊城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工作之路,“聊城做法”也普遍受到全国同行的关注。2007年,科技部、人事部、农业部联合在我市召开了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交流会,向全国正式推出了科技特派员工程的“聊城做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聊城做法”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组织保障有力;

第二:坚持开放发展,广开选才途径;

第三、不断探索新型利益共同体模式。

记者:请介绍下近些年来聊城取得的成绩?

袁余成:一方面是基层体现出来的成绩,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成绩。

一是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二是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是带动了区域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是加快了城市资源与农村经济的融合。

五是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六是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记者:请介绍下主要有哪些创新性做法?

袁余成: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我就说说今年我们的做法吧:2月初,防疫形势非常严峻,但是工作不能停止,经研究,我局决定动员35支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服务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创新性开展互联网+、微信+、微视频等科技综合服务,支持恢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应,做到疫情防控与科技服务两手抓、两手硬。据不完全统计,聊城市科技特派员开展线上培训指导服务3万余人次,无人机喷洒消毒覆盖40余村落社区,战疫菜篮子供应160多个小区数万人受益,配送了大量的种苗和农资,解决了很多春耕应急问题。聊城“战疫菜篮子模式”被省科技厅重点推广,并被科技部重点报道。

记者:请问不断探索的新型利益共同体模式都有哪些?

袁余成:

1、创办基地或园区模式

2、资金入股模式

3、技术承包模式

4、返租倒包模式

5、科技中介模式

6、技物结合模式

7、组建协会模式

8、无偿服务模式

记者:请问科特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袁余成: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新形势下服务“三农”的一种积极探索,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也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是发展到目前,也凸显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管理手段太弱。省级层面上还没有没有出台过一个针对性的文件,在计划项目支持上也没有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省市县三级都没有专门的工作管理和推进机构,都是兼管,对推进工作非常不利。

二是认定标准不够明确。现在的科技特派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造成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低素质人员对该项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

记者:请问科技局下一步工作打算?

袁余成:脱贫攻坚工作即将胜利收官,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重心也将转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将把科技特派员工作 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人才振兴的突破点,争取尽快成立议事机构、出台我市独有的政策,持续把工作向纵深推进。

2019年临清西部隆起带科技帮扶工作会

俊生家庭农场调研

临清科技特派员工作会

临清梁庄村技术指导

临清汪庄村技术指导

牧青农场调研

网友问答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