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介绍
访谈主题:

“决胜全面小康,科技特派员在行动”第三十五期直播

嘉宾简介:

种明坡枣庄薛城区科技局副局长/区科技局分管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负责人  

安广池 枣庄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 科技特派员

王亚楠 宏大同德生态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科技特派员帮扶对象

王波 重庆丰都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科技特派员帮扶对象(电话连线)

访谈时间:

2020-11-10

访谈地点:

山东广播电台

访谈图片
文字直播

本期介绍

不是在果园就是在去果园的路上,这话放在安广池身上,一点儿也不夸张。科技特派员安广池,中国农大毕业,从事果树工作32年,现为枣庄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他主持选育了枣庄红等石榴新品种和伏脆蜜等枣新品种;他指导果农建起的果园,自费创办的果农技术夜校,“老安在果园”的微信公众号文章,都是他成为鲁南大地果农的技术靠山、及时雨和贴心人的见证。新建果园如何选择品种,可以遵循“老安选种八字宪法”——好吃好看好玩好种;新建果园建园模式,可以遵循“老安三省栽培模式”——省工省钱省事,也就是果园的机械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更多详情,请关注本期音视频同步直播。

枣庄薛城区农业科技服务概况

薛城是枣庄市驻地,闻名中外的铁道游击队故乡、造车鼻祖奚仲故里,辖4镇、3个街道、243个村居,总面积404平方公里,总人口49.3万。薛城历史悠久,人文璀璨。薛城古称薛国,自仲虺治商、孟尝封薛,历商周、经秦汉,至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境内拥有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蟠龙河湿地公园、山东省唯一的民国影视文化产业园—铁道游击队影视文化城。薛城交通便捷,通贯南北。京沪高铁、京台高速、京杭运河等6大交通干线在此交汇,特别是地处京沪高铁的中间节点,乘高铁到京赴沪仅需2个多小时,成为立足鲁南、辐射周边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薛城环境优越,百业兴旺。动能转换、转型发展成效明显,是全省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城、国家森林城、国家园林城、省级卫生城、省级文明城。

薛城区充分发挥驻地区优势,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农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传统和政策优势,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北部以蟠龙河为轴线,推动两侧土地进行规模流转,突出邹坞中北部、陶庄南部、巨山东部、常庄中西部等重点区域,集中建设苗圃、采摘园、家庭农场、文化休闲农业园等新型农业经营业态,积极构建集“观光旅游、体验休闲”多位一体的生态农业长廊。南部以周营大沙河为轴线,在沙沟镇南部、周营镇等重点区域,大力发展石榴、马铃薯、核桃等特色种养业,完善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农业物流、农村电商等业态,打造立足枣庄,辐射苏鲁豫皖的“菜篮子”、“果盘子”。充分发挥驻地区优势,大力实施现代高效农业跨越发展工程,全区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5万亩、占全区耕地的17.5%,全区“三品一标”达到60个,培育了圣华猕猴桃、周营蔬菜、张庄石榴、健袖生态鸡蛋等10余个乡村品牌,圣华猕猴桃正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周营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龙润生态园获评省级休闲农业精品园区。

近年来,薛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技引领支撑跨越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构建具有特色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探索科技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用智力支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枣庄薛城区科技局科技帮扶的亮点创新点,工作成效

立足薛城实际情况,薛城区科技局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科技扶贫作为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重心,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自2016年以来先后共选派科技特派员85人,共服务37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和60余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截至目前,经省科技厅备案的省级科技特派员达到了54人。

(一)推进“农科驿站”建设,构建农业科技服务网络。

以提升基层科技能力为抓手,积极建设农科驿站服务点。充分发挥农科驿站科技创新平台作用,邀请专家教授通过实地指导、技术培训、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薛城区目前共有备案农科驿站17家,星创天地1家。2019年在省科技厅组织农科驿站绩效考评中薛城区西界沟农科驿站被综合评定为优秀等次。组织薛城区周营镇王楼村宏大农科驿站运营主体山东宏大同德生态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丰都县龙孔镇人民政府围绕“如何改良提升石榴、柑橘品质”,成立了“枣庄-丰都科技扶贫协作基地”、“枣庄果树科学丰都实验站”,助推东西协作,增进两地果树技术交流,进一步促进丰都县果树科技发展。宏大同德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南京林业大学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项目,属于产学研结合的农业高科技项目,主要从事国家一级濒危物种银缕梅、安祖花等国内外珍稀濒危植物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创新利用。项目建成后,年培养珍稀濒危植物组培苗200万株,年产植物盆栽20万盆。目前,宏大同德公司已与南京林业大学就提供技术支持和国内外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达成合作意向,完成了项目选址,即将启动建设。宏大同德公司两项成果“石榴土传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仲秋红油桃标准化生产技术”分别在沙沟镇张庄村、勤丰种植合作社进行转化实施,均取得良好的成效。9月28日,在沙沟镇张庄村成功举办“中国·枣庄国际石榴直播季”活动。

(二)推进农业科技园区结对帮扶。

通过园区建设,培植和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园区龙头企业实施精准扶贫,因地、因业、因户、因人施策,进行定制化的农业技术咨询指导、产业帮扶带动,提高贫困农户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园区立足于精品园艺和苗木、蔬菜产业,做强做大了山东宏大同德、山东健袖生态农业、枣庄市银牛面业有限公司、枣庄龙润生态园、夫宇食品、隆润食品、美果来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成立了全市首家联合体—顺兴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签约成为上海蔬菜外延基地2处,带动现代种养业发展。扶持园区内龙头企业山东宏大同德有限公司、山东健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做大做强,2019年度区政府奖励宏大同德星创天地50万元,宏大园艺研究所10万元,山东健袖生态科技公司10万元,引进专家在山东盛园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健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设立院士工作站。沙沟镇岩湖村农科驿站运营主体山东盛园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勤丰种植合作社、圣土山生态养殖场、容金种植合作社、益康果蔬合作社五家特色种养殖基地种养殖基地联体发展,让生猪养殖与果蔬种植相结合、相促进,构建以果蔬秸秆制作饲料、以畜禽粪污生产沼气和有机肥的循环链,打造农牧生态循环示范园样板。

(三)加强农业实用知识培训

精心组织,做好对科技指导人员、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贫困户、返乡农民工的培训。以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中心,以农业生产经营、农村实用技术和创业就业培训为重点,依托科技特派员、农科驿站和农业科技类计划实施等,在充分调研摸清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利用农闲季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民培训工作,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农民需求,组织科技指导人员集中举行送科技进村活动,从课堂到田间地头,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培训。区科技扶贫服务队专家市农技推广中心安广池研究员开通“老安在果园”微信公众号,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夜校,帮助农民朋友们解决农业技术问题。

枣庄薛城区科技特派员工作有哪些好的做法和成效?

我们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选派确定科技特派员同扶贫工作重点村结对子,按照“一人多村”的形式,进行双向选择帮扶,选派了26名科技扶贫专家服务队成员深入全区7个镇共37个扶贫工作重点村走访调研,了解贫困村农业产业特色、技术需求等情况,与各个贫困村签订了“薛城区科技扶贫服务队专家服务协议书”。同时我们建立了“薛城区科技扶贫服务队业务交流群”的微信群,利用网络把农业专家和贫困村的农户距离拉近,便于及时沟通交流和迅速解决问题。 

科特派员安广池自我介绍,专业技术特长?

安广池,枣庄市农业农村局三级研究员,一位把论文和成果“写”在大地上,“刻”在群众心里的果树专家。

枣庄的果农很少有人不认识“老安”。对于他们来说,老安既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也是探讨技术的良师。从事果树工作32年了,老安也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变成了满头斑白的老者。他的一项项科技成果,一片片亲手指导建起的果园,一期期自费创办的果农技术夜校,一篇篇“老安在果园”微信公众号文章,却如深夜的明灯,照亮了鲁南大地果农的心。

科特派故事——安广池帮扶过哪个地区?当地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帮助他们改良?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一、攻坚克难,做特色果业导航人

枣庄农业有三宝——石榴、土豆和大枣,三宝中果品就占了两个,尤其是石榴产业,更是枣庄的名片和产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作为枣庄人,安广池工作伊始就盯住了石榴和大枣,他深入林间果园开展资源调查,走访果树种植户,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收集了大量的优良种质资源,并自筹资金建立了果树资源圃和试验站,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石榴和大枣的品种选育,先后选育出枣庄红、霜红宝石、露红宝石、秋红宝石等石榴新品种和伏脆蜜、乳脆蜜、秋美等枣新品种,32年间,共培育省审果树新品种12个,丰富了我市特色果树品种资源。

伏脆蜜枣以其成熟早、品质优、易丰产,被农业农村部果品顾问汪景彦研究员誉为“国内最好吃的早熟枣品种。”该品种先后被国内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引种试栽,推广面积超过20万亩,国家枣资源圃主任李登科研究员认为该品种“是目前推广面积仅次于沾化冬枣的鲜食枣品种”。2005年,针对制约当地枣产业发展的瓶颈——枣疯病猖獗难题,安广池带领科研团队“土法上马”,成功地对伏脆蜜枣进行了脱毒快繁,2015年获得的首批脱毒苗顺利通过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无病毒检测,为提振我市枣产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该项成果2016年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6月,安广池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评为科技援疆专家,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选育的枣新品种及其技术无偿地奉献给新疆各族人民,同时提供枣接穗7万头,指导红枣产业提质增效示范面积10万亩,得到了新疆方面的充分肯定。

2010年10月,安广池主持选育出石榴新品种霜红宝石,以其成熟晚、大粒、质优而在全国晚熟石榴市场独树一帜,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被山东省科技厅列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予以重点支持,通过重点项目的精心实施,有效提升了我市石榴的市场竞争力。目前,霜红宝石石榴已成为枣庄石榴产业的更新换代品种,市场销售价格是当地传统品种的1倍以上。他主持创立的“石榴三省栽培模式”更成为代表枣庄石榴产业水平的“尖端技术”。2019年,安广池被遴选为枣庄市现代农业石榴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32年来,他先后完成国家级科技项目5项、省级科技项目6项,取得科技成果20余项,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选育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果树新品种12个,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60余篇,发现并命名了新物种青檀绵叶蚜,主持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填补了世界绵叶蚜属昆虫研究的一项空白。先后获全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首位)、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首位)、淮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两项首位)等科技奖励20余项。2006、2011年两次被选拔为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2年被选拔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7年被评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记二等功,201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首届“枣庄市墨子创新奖”。

二、吃得千般苦,做果农的技术靠山

安广池常说,果园就是他的办公室,果树就是办公桌。一年里,他呆在办公室的时间屈指可数,一多半的时间都是在果园或去果园的路上。常跑果园,才知问题所在;多为果农服务,才能在相互交流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仅在2018年,他就下果园指导186次,在市电台授课17次。他的心里永远装着果农,无论刮风下雨,果农们一个电话、一声召唤,他就会出现在他们的果园里,寻根问底、查虫观色,然后是出点子、开方子,解决了果农们一个个生产难题。一顶竹壳帽、一身迷彩服、一双高腰军用胶鞋是安广池在果园的标准着装。有人笑称他像个建筑工,他憨厚地说,竹壳帽硬而透风,既凉快还防石榴和枣刺扎脑袋,迷彩服耐磨隔药防护性强,高腰胶鞋能免毒虫叮咬,实用着哩。

山亭区北庄镇果农荆守泉的柿树年年春季闹柿毛虫,由于树体高大无法打药,安广池就指导他把老树皮刮掉,傍晚时围上两道毒绳,结果第二天毛虫死了一树底,彻底解决了防治难题。从此,老荆就成了安广池的铁杆粉丝,老安让他干什么他马上照办。后来,老安安排老荆搞板栗大树换头试验,他二话不说就把高大的树头一股脑锯掉,换上了新品种。荆守泉说,安老师办法好点子正,俺心服口服。

2018年夏季,山亭果农张明昶的苹果树生了红蜘蛛,怎么打都打不下去,无奈向安广池求助。老安二话不说就赶到他的园子,用自备的喷雾器亲自示范喷药,连喷了七桶药,一举端掉了“虫窝”。安广池说,不科学施药是害虫难以防治的根本原因,只要选准药,选好喷头,施药时喷匀、打透,任何虫害都不可怕。他的车后备箱里,除了剪刀锯子还装着示范用的喷雾器和各类农药样品,在日常工作中,他都是走到哪里,示范到哪里,手把手教果农操作,无论妇孺老幼,不管远近亲疏,有求必应,有召必至,让一项项实用技术妥妥地在漫山遍野的果园里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在枣庄果树界,老安就是技术靠山。

三、扶贫济困,做果农的及时雨

爱农民、爱农业、爱农村是老安的三农情怀,他对农民充满了感情。他常说“我生在农村,家里人都是农民,为农业服务是本分”。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他为受冻灾的果农默默流泪,也为新品种的诞生欣喜若狂。其实,他就是农民中的专家,专家中的农民。2002年3月17日,他应邀去滕州市东郭镇讲授大棚杏管理技术,夏庄果农夏学银的大棚膜被大风刮烂了,看着寒风中满棚挂满枝头的杏子,老夏急得直挠头。老安告诉他:“晚上8点前重新盖上棚膜就不会有问题”。老夏说:“我上哪儿弄钱啊!”老安问:“需要多少钱?”老夏答:“700元。”老安马上掏出钱递给他:“连路费和工钱给你800元,快去买棚膜,再晚就来不及了。”老夏接过钱感动地半响说不出话来。临走时,老安叮嘱老夏:“盖好棚膜一定给我打个电话。”后来老夏的大棚杏丰收了,卖了4000多元。

市中区莲汪村的张静种了一棚樱桃,经过老安的精心指导长势良好。年底时老安对张静说该扣棚了。张静难为情地说,没有钱买棚膜。老安问需要多少钱?张静说五六百元就够了。老安给了他600元,让他按时扣了棚,当年就获得了丰收。此后又连续支持了张静两年“棚膜”。有一天,张静找到老安,要退三年的棚膜钱。他羞涩地说,俺觉得是您从公家要的钱呢,真没想到是您自掏的腰包……

老安说,果农有难就该帮一把,帮不上大忙,小忙是断不可少的。自己搭把手,人家就能挺过难关,才能在果树上干下去。难怪果农们说,安老师一脸的菩萨相,心象棉花糖一样软。

四、兴办果树夜校,做果农的贴心人

在几十年躬身为“三农”服务的过程中,他坚守初心,始终如一,无怨无悔地潜心指导果农发展生产,积极帮助果树企业改进生产技术,不断降低劳动强度和提升机械化栽培水平,有效提升了栽培效益,先后申请了林木应急防寒、预防树干萌蘖产生等12项发明专利和13项实用新型专利。

根据群众作息特点,他提出举办农村果农夜校的培训思路。2007年3月在市中区举办了首期农民果树夜校,当晚听众爆满,有的果农甚至还为争抢座位吵架。群众的需求就是号令,在此后的13年中,他带领志愿者团队自费为果农举办夜校,每次都是自带器材、资料,甚至连电源插座都是自备的。服务中从不在举办地就餐饮水,不给群众和村集体增加任何负担。有一次在市中区前良村办夜校,他患着重感冒还坚持为果农授课,一直忙到21点多,由于水米没粘牙,途中差点晕倒在驾驶台前。

为民服务无止境,真心换来百姓心。群众心里自有杆秤,你在他们心中的位置,不取决于你的职位和职称高低,决定于你为他们做了多少……

果树夜校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拉近了政府和百姓的距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融合,成为枣庄果树界小有名气的为民服务品牌。13年间,安广池及其志愿者团队,硬是把农民果树夜校从市中区齐村一个镇办遍了全区,办到了兄弟区,办到了全市,办到了德州、菏泽和重庆丰都……

2010、2014年,安广池两次被九三学社山东省委授予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被九三学社山东省委授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被九三学社枣庄市委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7年先后获枣庄市五一劳动奖章、首届枣庄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记二等功,2016、2017、2019、2020年四次被省科技厅聘为全国三区人才,2017、2018年两次被省科协聘为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专家。

五、勇于逆行,不辱使命

2019年11月,安广池受组织派遣在重庆市丰都县支农,担任农业专家组组长。在丰都期间,他注重调查研究,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协作工作,足迹遍及丰都县的村村寨寨,主持创办了“枣庄丰都科技扶贫基地”和“枣庄果树科学丰都实验站”,举办各类培训班32期,培训果农2000余人次,示范推广新技术12项,为全面提升丰都县果树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业扶贫成效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期间的3月10日,他坚决服从组织派遣,勇做逆行者,带领王春雷高级农艺师和15位果树嫁接能手自驾车1650公里紧急驰援丰都县果树扶贫项目,完成枣和柿树良种改接任务15万头,按时完成扶贫项目收官之战,嫁接成活率达到94.22%,超过计划9个百分点,在重庆市再次树立了枣庄农业技术的新标杆,为山东枣庄争光添彩,其感人事迹多次被《学习强国》《科技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刊发。2020年10月,安广池、王春雷等专家被当地政府上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表彰。

鉴于安广池在鲁渝协作扶贫工作中的突出表现,重庆市科技局破格聘请他担任全国三区人才和重庆市科技特派员,丰都县农业农村委聘请他担任县果树扶贫产业首席专家,丰都县龙孔镇和南天湖镇也都聘请他担任产业发展顾问,为全县果树扶贫产业长足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一位诗人所写:“老安,以爱三农教授的情怀,在丰都留下了一个山东枣庄人疲惫而美丽的背影……”

老安是一个平凡而有情怀的人,更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相信他心中一定也有一座果园,而且那里肯定鲜花常开、硕果满园,永远是温暖的春天……

王亚楠,宏大同德生态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如何与科技特派员结缘?帮扶前后公司发生的变化?

宏大同德生态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的枣庄市宏大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公司成立16年来,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和人居环境的绿化美化,在生态工程建设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荣获山东省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山东省林业龙头企业、山东省林木种苗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林业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一等奖、淮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枣庄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称号,成为国内知名生态建设专业企业。

一、经营业绩

公司集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公共广场及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工程施工,城市燃气工程和热力工程施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施工,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工程施工、园林养护,园林机械销售,工程机械租赁施工以及各项信息技术咨询、跟踪服务于一体,为具有国家城市园林绿化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三级资质的大型园林市政企业。

公司成立以来,立足枣庄,辐射全国,与国内诸多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在南京、东营、聊城、潍坊先后成立了分公司,已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为各类房地产项目、旅游休闲项目、建筑工程、城市景观项目提供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公司完成的泉兴华庭绿化工程、枣庄丰源大道绿化工程、山亭区青屏路及富安大道绿化工程、枣庄市薛城区火车站棚户区棚改项目绿化工程、枣矿集团兴安花园ABC区景观绿化工程、枣庄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室外绿化工程二标段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园林绿化优质工程。2012年以来,公司连年被山东省林木种苗协会评为先进单位。

二、科研成就

公司在薛城区周营镇牛山流转土地260余亩,建立了科研基地。2011年投资100万元建立了我市首家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山东宏大园艺科学研究所,于2013年4月经山东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并正式在山东省民政厅注册登记。公司依托该研究所,汇集了省内外30余名著名园林、园艺专家组成科研团队,其中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

研究所成立以来,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四项:“新物种青檀绵叶蚜标准化防治技术规程及示范”、“仲秋红油桃标准化生产示范”、“石榴土传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示范”、“山东枣庄地方枣品种标准化栽培”。承担省级科技项目五项:“青檀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创新利用”、“枣新品种‘乳脆蜜’标准化示范”、“海棠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示范”、“基于电商营销的全根系枣良种商品苗培育技术应用与示范”、“名优枣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共获财政经费173万元。

2016年,主持完成“青檀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创新利用研究”、“枣新品种‘乳脆蜜’标准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仲秋红油桃标准化生产示范”、“‘早佳’梨选育”、“‘怀恩’海棠选育”五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枣庄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成果水平均达到国内领先,其中两项成果分别获得2017年度枣庄市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

2016年9月,该所选送的‘伏脆蜜’、‘乳脆蜜’、‘秋美’三个地方枣新品种,在第十三届中国林交会上荣获金奖。

此外,该所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国家专利局目前已受理4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该所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1篇。

经过5年多的创新发展,山东宏大园艺科学研究所已成为国内著名园林园艺科研单位。该研究所在园艺、花卉、园林苗木的引种驯化、研发等领域给予公司重大支持,在科学技术方面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发展展望

在当今世界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保灾难频发的新形势下,科学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已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为此,本公司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自身科研力量雄厚、科技成果资源丰富、合作攻关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在原山东宏大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成立了宏大同德生态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王波,丰都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如何与科技特派员结缘?

我与安老师是2019年11月东西部协作而结缘,枣庄刚好对口扶贫丰都而相识相知。当时我们中心几个搞果树的老师都退休了,唯一一个果树方面的老师又驻村扶贫去了,可以说安老师到来真是及时雨啊。

安老师在丰都期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说是我最敬佩的专家也不为过:

1、他在丰都期间没有早晚酷暑和节假日之分,到来第二天,连我们都还没反应过来,在没有人陪同下他独自就坐公交车去乡下果园了,我们都非常惊讶怎么当地和周边县市的果农朋友竟然认识他,可见安老师的专业影响力有多大。

在随后的一起工作中,从早到晚最多一天跑我们过6个乡镇的果园基地,根本没有周末,他总是要求多跑几个基地,尽可能的帮果农朋友解决问题,连2020元旦节也是在社坛镇一个基地度过的,这事还被领导批评过,让我们不要让安老师这么辛苦,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是安老师要求的:来丰都是工作的,不能闲着。

重庆有火炉之称,夏天能达到40℃以上,天气特别闷热,我特别拍过一张他的被汗水湿透的背影,在烈日下讲课只是他日常工作的缩影,特别让人感动!

2、短期内为丰都果树的发展作出的极大贡献,先后与丰都县两家农业企业签订了科技成果转让协议,与丰都县龙孔镇政府合作建立了枣庄丰都科技扶贫基地和枣庄果树丰都实验站,为两地果树科技交流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在丰都县支农期间,积极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合作,提出了果树品种和技术本地化的科学发展思路,也被丰都县农业农村委聘为东西协作扶贫果树产业发展首席专家。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为紧张的3月10日,应丰都县人民政府请求和枣庄市农业农村局派遣,与王春雷高级农艺师自驾车点对点带领15位果树嫁接能手驰援丰都果树品种改良扶贫项目,按时完成15万头果树改良扶贫项目,成活率超出预订指标9个百分点。

虽然他的阶段性工作结束了,但他也答应帮我们中心建立落叶果树研究所,我们与山东与枣庄的协作不会停止,会一直合作下去的!

网友问答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