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6日,山东泉林嘉有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山西省腐植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研发的“秸秆源黄腐酸的特性及其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陈阜教授、中科院沈阳生态所张旭东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同科研究员、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李俊研究员、黑龙江省农科院魏丹研究员、河南省农科院张玉亭研究员等国内土壤、肥料、作物专业的权威专家组成成果评价委员会。
成果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创新性研制出以秸秆为原料的类腐植酸物质生产工艺和装备,其分子特性和功能,与矿源黄腐酸极为相似,且分子量更小、活性官能团含量更多,确定为秸秆源黄腐酸,具有刺激作物生长的功能,能提高植物抗逆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通透性,并可通过螯合和吸附等作用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同时根据秸秆源黄腐酸的化学生物学特性,创制了黄腐酸颗粒、粉剂、营养液、叶面肥等4大类产品,建成了年产100万吨黄腐酸系列产品的生产线,并完成了相关产品应用技术研究。根据中国农科院德州试验站、山东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田间试验结果,秸秆源黄腐酸产品使作物增产10%以上、减少化肥农药用量15%以上,土壤肥力大幅提升。秸秆源黄腐酸作为一种生物刺激素,对作物品质提升效果明显。该成果既可以有效解决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难题,也极大降低了黄腐酸的生产成本,具有非常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可以为实现我国化肥农药零增长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途径,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项目整体居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黄腐酸是从天然腐殖质中提取的一种能溶于酸碱和水的分子量较小、稀溶液呈黄色或棕黄色的芳香族类混合物,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增产和改善品质。目前市场上的黄腐酸产品大部分是从风化煤、褐煤等矿物源中提取的,山东泉林嘉有公司独创利用工业化处理方法从秸杆中提取黄腐酸的生产技术,通过与中国农科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山西省腐植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对秸杆源黄腐酸的分子结构及特性进行了研究,开发出了系列产品。此次科技成果评价,为未来产品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将带动整个黄腐酸产业链的发展,同时企业按照专家提出的建议将积极筹建黄腐酸产业研究联盟,集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共同推进黄腐酸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