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三角洲耐盐碱能源作物新品种培育与技术集成示范”顺利通过项目验收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农村科技处 发布时间: 2014-07-16 15:40 文字大小:

      2014年6月30日,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三角洲耐盐碱能源作物新品种培育与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在北京顺利通过验收。
      该项目在黄河三角洲耐盐碱能源作物新品种培育与技术集成示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建立了耐盐碱甜高粱、甜菜、甘薯、草等能源作物培育的关键技术,筛选出了8个新型耐盐碱能源作物新品种;项目深入开展了耐盐碱能源作物种质栽培技术探究,获得了耐盐碱能源作物的出苗、保苗技术,解决了盐碱地栽培最关键的出苗、保苗问题;项目针对黄河三角洲滩涂土壤的特点,获得了耐盐能源作物的配方施肥技术;解决了盐碱地栽培中不同养分配比、基肥、追肥对能源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获得了耐盐碱能源作物的化控技术。项目大力推广耐盐碱能源作物在黄河三角洲规模化种植技术集成示范,突破了盐碱地甜高粱一年两作和错期播种的问题;开展了耐盐碱能源作物栽培与生物质能源加工利用环节衔接技术的集成研究,实现甜高粱生育期与加工期的有机衔接,延长生物质能源企业加工期。
      本项目共设置六个课题,分别由山东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金园高粱秸秆乙醇开发有限公司承担。项目根据国家生物能源战略和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规划,以培育耐盐碱甜高粱、甜菜、高淀粉甘薯和能源草新品种为重点,配合盐碱地栽培技术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技术的研究,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燃料乙醇产业链形成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完成对于黄三角洲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等方面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王喆到会并致辞,科技部农村司、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有关领导,验收专家组成员,项目组织单位及项目组主要成员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