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着力提升创新创业环境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济宁高新区 发布时间: 2014-04-10 19:10 文字大小:

      一是推进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科技资源辐射力。建设产学研基地,目前,基地内聚集了3000平米的软件动漫测试平台、省科院济宁分院、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检中心等30多家研发服务平台。其中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检中心是全国第二、江北首家行业质检平台;山推投资5.5亿元建设了国内第一家提供大扭矩传动设备测试的研发中心,面向全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加强政府引导,拉动龙头企业持续投入,建成了山推、辰欣、泰丰等15个开放共享的行业公共平台,面向周边同类企业开放。以企业为主体建成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发展到126家。构建科技金融平台,目前,正在建设的金融一条街、财富中心等载体,已引进金融机构89家,筹建了11支创投风投基金,规模近40亿元,为种子型、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是切实转变职能,进一步加强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人文环境。在科技新城核心区,建设科技馆、图书馆、影视馆、商务馆、展览馆、体育馆等功能性项目超过50个,凸显了对创业人才的人文关怀。联合苏州外国语学校、新加坡国立小学建设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一贯制的孔子国际学校,为创业人才子女提供优质教育,对机关实行扁平化管理,采取合署办公、垂直管理等措施,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推进街道职能转变,重心下移,淡化了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考核,重点加强环境卫生、社区管理等社会服务工作考核,通过“数字化”市民中心、经济社会服务呼叫中心,畅通便民渠道,提高服务效率,树立了最及时、成本最低、效能最高的高新去服务品牌。
      三是加快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产业聚集园区化、园区服务专业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区内主导产业群体持续壮大,4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与时俱进。建成了15个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园区,形成了企业汇聚的“洼地效应”,培育了一批处于产业链高端、细分领域领先、站在行业前沿的龙头型企业。山推推土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8%,产量世界第二;山重建机大型挖掘机产品打破外资品牌对我国大吨位挖掘机的技术垄断;小松山推挖掘机核心技术实现本土化,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大型挖掘机生产企业;如意科技建成国内最为完整的棉纺、毛纺两条产业链;辰欣药业跻身中国医药创新20强;泰丰液压成为全球最大的二通插装阀生产商;联电科技园台资项目逐步扩展,欣兴电子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印刷电路板研发生产基地;玉柴乘用车柴油发动机即将实现全系列发动机在济宁的布局。项目引进上,今年又有惠普软件在内的3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助力产业向高端加速攀升。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济宁高新区已成为国内配套能力最强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区域,正在朝着“动力之城”、“智慧之城”、“光电新城”的方向大步迈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