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科技创新再添驱动力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济宁高新区 发布时间: 2014-11-26 11:04 文字大小:

      平台建设是济宁高新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利器。前三季度,济宁高新区坚持创新优先,内生驱动呈现叠加效应。创新服务形成平台化模式,如意科技集团国家纺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泰丰液压、浩珂矿业两个省级院士工作站成功获批;15大行业公共平台开放运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逐步入网共享;国家LED显示产品检测检验中心顺利通过国家“三合一”现场评审,能源综合和资源循环利用公共服务平台部分投入使用,生物医药、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和衬底加工等平台设备开始进场,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能源与资源研发中心、表面材料研发中心、转化医学研发中心等进展顺利。
      在争取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方面,全区先后有6家企业6个项目获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有5家企业3个项目获批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实现了高新区在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方面的零突破。9月25日,在全市科技创新奖励大会上,高新区推荐的山东省激光研究所副所长刘统玉获全市唯一的一个科学技术最高奖,山推股份等5家企业5个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占全市50%;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事业单位的10个项目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占全市获奖工业项目的65%;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等14家企事业单位的14个项目荣获科技技术三等奖,占全市获奖工业项目的60%;山东省激光研究所等4家企事业的4个团队获济宁市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占全市40%;全市共有2人获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部花落高新区,分别是如意集团丁彩玲、山推股份韩继斌。在省级科技奖励方面,高新区也走在了全市前列。2013年,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等4家企业的4个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占全市50%;辰欣药业获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占全市50%,省级科技奖励成果走在了全市前列。
      今年,济宁高新区还积极发挥省级科技金融试点优势,推出了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助保贷、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区域集优集合票据、融资租赁等系列新型金融产品,设立了济宁市首家科技小贷公司,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相继开业,华夏银行、中信建投证券完成筹建,太平洋财险、天平财险顺利入驻,13支基金规模突破40亿元。辰欣药业拟上沪市主板市场募资,10家企业运作新三板挂牌,新蓝海科技、祥源生物登陆齐鲁股权交易所,5家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推进。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科技型企业差异化金融需求。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