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银集团与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丝绸职业学院和中原工学院等院校联合建立的“岱银班”,得到了众多企业员工和院校实习学生的青睐,三年来已有大中专实习学生2100多名来此“充电”。如今在泰山区,像“岱银班”这样的学校还有不少,一大批企业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院校“联姻”,建成亲密的“亲家”关系,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13家。
近年来,泰山区开通了校企合作快车,以实训基地建设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程,推进技术自主创新,在全区构建起了校企合作技术创新体系。目前,该区形成了以汽车、纺织、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行业等专业性强的企业实训基地20个,其中省级实训基地11个,年接纳学生实习实训5000名。泰山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培训基地,与清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合作,引进新产品和新技术,合作开发的井下胶轮输送车填补了国内空白;宝来利来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联合组建“中国动物微生态研究中心”,为研究生研发提供重要基地,与天津工业大学合作进行的益生菌定向筛选与功能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申报了国家“863”计划。
同时,加大企业资金投入成为泰山区推动校企合作的“加速器”。该区工业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到了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的80%以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3%以上,其中省级技术中心企业达5%以上。据统计,仅去年一年,该区为工业企业争取各项扶持资金2130万元,帮助宝来利来生物工程公司、泰山工程机械公司等企业搜集整理项目资源110多项。
校企合作这一创新模式,为泰山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动力,引领该区科技创新走进了“春天里”。该区采取开展“校企合作架金桥”和“百名专家进泰山”等活动的形式,先后组织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纺织学院等10多位院士和140余名专家到企业指导,解决生产企业难题。据统计,目前泰山区70%以上的新产品、新技术通过企业实训基地、企校合作、产学研联合完成,其中,康平纳集团全自动筒子纱染色生产线被评为中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岱银集团交捻竹节纱项目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专利奖金奖,厚丰公司汽车冷却系统检测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