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莱芜市召开全市科技创新与奖励大会,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士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磊,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段俊虎,省科技厅副厅长于书良,市委副书记林殿玲,市政协主席牛志春,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朱胜运,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光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斌,副市长郑金启出席会议。
会上,段俊虎宣读了《国家科技部关于认定莱芜粉末冶金特色产业基地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的批复》。刘士合、于书良为基地揭牌。
王磊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2012年度莱芜市科技进步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对全市科技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强调,当前,莱芜市正处在加快赶超跨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快速增长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发展质量效益提升离不开科技的有力保障,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更需要科技的有效引领。可以说,科技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转调扩增上”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建设“大莱芜、强莱芜、新莱芜”的工作大局。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轨道。
王磊强调,要强化措施,不断推动科技事业实现新跨越。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市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承担科技计划,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大力引进创新型企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创新型企业能引得进、落得下、干得好,为全市创新能力提升增添有生力量。二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为目标,积极搭建和利用好高位创新平台,加快国家火炬粉末冶金特色产业基地和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尽快启动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工作,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和技术攻坚,大力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快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要加快科技型项目推进速度。把科技型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提高项目建设成效。强化项目培育,推动项目尽快达到国家、省科技项目立项条件。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立项项目和资金数量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120个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靠上抓服务、抓协调、抓推进,确保项目早日达产见效。各企业要紧盯国内外技术前沿,新上快上一批科技型项目,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四要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坚持走靠大联强、借力发展的路子,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加强市校合作,积极举办院士专家莱芜行等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深化企校合作和企企合作,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五要加大科技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坚持引才、育才、用才并举,努力打造一支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积极引进一批国内知名的领军人物、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技能人才,加强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同时健全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王磊要求,要加强领导,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要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观念,把科技创新摆到事关科学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加大考核力度,健全工作体系,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社会投融资机制,缓解科技研发的资金制约,同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严格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对自主创新活动及成果的保护力度,努力打造优良的科技创新环境,不断推动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全市赶超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林殿玲主持会议并就贯彻会议精神讲了意见。她要求,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加快科技创新对“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实力、上水平”重大推动作用的认识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加快科技创新的形势分析、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等部署要求上来,为推动莱芜市科技创新再上新水平提供坚强思想保证。要细化分解任务,加快推进落实,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要按照“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深入企业一线协调服务,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推动企业跨越发展。
郑金启宣读了《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莱芜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会议表彰了获得2012年度莱芜市科技进步奖的单位和个人,印发了《中共莱芜市委、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意见》和《莱芜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在全市开展“科技创新推进年“活动的意见》。部分企业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