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13年科技奖励评审顺利结束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烟台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13-12-20 08:55 文字大小:

    2013年烟台市科技奖励评审结果呈报市政府常务会研究获得通过,标志着今年烟台科技奖励评审工作评审过程已圆满结束。此前评审已经完成项目申报、项目审查、项目受理(公示)、专业组评审、综合组评审、科技局审核、评委会审议、建议授奖公示等环节。
    今年共评出烟台市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烟台市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00项,烟台市技术发明奖17项。
    今年全市共申报市科技奖励项目257项。经形式审查有214项科技进步奖、24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创新奖、2项科技合作奖、2人科技最高奖符合申报条件进入评审程序。为使科技奖励评审工作更加公正、公平和科学,烟台科技局对评审各环节进行了仔细研究,创新工作思路和评审手段,开发了新一代科技奖励系统并正式应用到本年度市奖评审。新系统利用技术手段首次将“看不见、摸不着”的评审流程和规则全部嵌入到“看得见、摸得着”的软件平台中,以系统程序取代人工操作,让规则硬性运行,变成必须要执行的自觉行动,有效避免人为干扰。新系统有五大特点,一是评审过程模块化。以模块化形式编程各评审过程,各模块按顺序执行,保证了《烟台市科学技术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严格落实。二是专家信息代码化、遴选双盲化,真正实现了“四不见面”。以数字代码形式代替专家姓名等信息,评审过程中操作人员在人机界面不能获取相关信息,邀请专家的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以及专家回复信息、打分评价内容等均由系统自动处理,彻底避免人为干扰,真正实现评审过程中项目单位与管理单位、项目单位与评审专家、管理单位与评审专家、评审专家与评审专家之间的“四不见面”。三是建立了专家回避原则和专家信用管理制度。系统与烟台市奖励评审专家库相连,能自动提示本身为项目完成人、所在单位属于项目完成单位的研究人员不能作为评审专家;对有徇私舞弊、打分明显带偏向性、责任心不强的专家可降低其信誉度并记录于系统,选取专家时将规避低信誉专家。四是在形式审查过程中实现了项目查重功能。可自动检测项目是否符合申报要求,有效避免获奖项目重复申报、论文论著、专利等支撑材料重复使用等问题。五是评审全过程电子化记录。建立了网络日志,所有操作均有记录并可追溯,强化了对评审工作人员的管理。评审体系效果显著,有效避免了项目重复申报、材料重复使用、项目完成单位找评审专家、完成人员“自己评自己”等情况的出现,通过科技手段大大降低了廉政风险,结合评审过程保密措施,严格保证了评审的公平和公正,有效维护了科技奖励的权威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