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临沂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13-11-25 11:33 文字大小:

      今年以来,河东区科技局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加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实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四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做好动植物新品种选育。深化企业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围绕校企间科技项目进行合作对接。河东区金秋大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日本千叶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日本优质粳稻品种生态适应性与应用研究”,并自主选育出水稻新品种4个,其中国审品种3个,趋于稳定的新品系300余份,示范带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稻区500余万亩,直接产生社会效益3亿多元。
      实施农业特色产业重点培育。 “沂州海棠”是河东区特色花木,也是“北花南销”知名品牌. 近年来通过积极开展沂州海棠品种收集、评价及保护,共收集沂州海棠品种25个,掌握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数据。目前全区建有种质资源圃10亩、试验示范田20亩,建立了沂州海棠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全区共有“春卉沂州海棠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1家海棠种植专业合作社,海棠种植面积达1.8万亩,从事海棠花卉种植的大户660多家,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全区建设有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省、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7家,新申报1家。目前区科技局积极推动创新资源向农高区聚集,实施科技项目带动,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全区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涵盖了特色产业特种动物养殖、花卉苗木、果蔬种植等,有效的利用了当地产业特点,示范范围广,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成为目前推广农业新技术,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工程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引进了水稻“中部67”、“山农601”、“津源45”、玉米“华南农业大学甜玉米”、马家沟芹菜等一系列粮食、蔬菜等的优良品种15个示范推广、开展了沂州海棠保健茶、有机水稻种植、无土立体草莓种植等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了科技特派员员的作用。积极开展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依托区内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资经营实体等,精心筛选了15家专业信息服务站点,实现了每家专业信息服务站点有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科技特派员、一套培训制度、一套管理制度和一个长效机制。站点的建设将带动全区农作物的种植、销售走向信息化,切实为河东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信息科技支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