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区三项工程构筑新型农业科技网络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济南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12-03-14 15:22 文字大小:

    近日,在长清区孝里镇举行的“农口千名科技人员下乡”启动仪式,拉开了全区春季农业生产大幕。至目前,长清区已经连续5年组织科技人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民种植、养殖,“进村入户、为民服务”成为广大一线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识。“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镇”,全区构筑起专家、技术人员、示范园、示范村、示范户和普通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
    一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长清区每年投入300万元农业科技扶持资金,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农业生物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在良种培育、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等方面取得一批实用技术成果。引进了包括小麦高产创建推广、旱作农业示范基地、丘陵旱地花生规范栽培技
术示范推广等一批新项目、新技术,引进推广新品种100多个、新技术40多项,实施的西瓜五膜覆盖技术推广技术,使西瓜成熟期提前20天,亩效益1.5万元,马山镇建成全省最大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灵岩茶的推广种植使茶农每亩收入2万元,小麦高产攻关创建创下亩产681.6公斤的全市历史新纪录。大力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引领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全区新发展市级重点农业
龙头企业6家,全区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58家,收入过5000万元的4家,全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带动农户5万户。
    二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农业应用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计划,全面打造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科技业务定项培训。设立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项目经费,逐渐增加科技特派员项目在农业科技计划中的比重,建设创业示范基地,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截至目前,共有15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其中13名农业科
技工作人员担任济南市科技特派员进行下乡服务,组织实施推广农业科技项目10余项,涵盖养殖、花生、林果、蔬菜等技术推广与应用。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两大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辅导员200名,指导培训重点示范户4000户,培训2-3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涌现出全国劳模刘继杰、省科技致富之星刘继杰、张同新,全省农广校系统首席讲师
陈洪常等一大批科技带头人。
    三是围绕“十、百、千”活动,实施科技推广典型引路,开展农业科技示范。长清区按照“十、百、千”农业示范工作的总体要求,立足“一区、一带、三线、70个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强“园、村、户”三级科技创新示范网络体系建设。突出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这一重点,落实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全省植保病虫
害专业化防治项目、丘陵旱地特色农作物示范开发四项技术活动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村科技进步,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新门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