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诸城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当地政府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突出“为企业服务必先优化内部环境”的理念,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切实加强管理和服务创新,着力优化诸城科技创新环境,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助推了该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国家技术中心1家、山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院士工作站3家,成功申报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连续四届被表彰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一、创新服务机制,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工作推进项目化。按照每年该市确定的创先争优目标责任制,科技局把承担的工作任务具体分为若干个重点项目,将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工作标准进行量化分解,由局班子成员分别负责,实行项目化管理。今年共确定了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惠发及恐龙文化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30个重点项目,每个班子成员分别负责3-7个。在项目推进上,打破传统的条块分管方式,实行项目牵头人负责制,每个班子成员既是所负责项目的牵头人,同时也是其他项目的参与者,从局长到业务科室、一般工作人员均服从于项目牵头人的调度,构建起 “一人牵头、全员服务,交叉帮促、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提高了项目推进效率。建立重点项目公示制度,项目进展情况上墙公示,实行一周一汇总、一月一通报、半年一总结,公示情况作为局评先树做优的重要依据,推动项目按期有序实施。
服务企业扁平化。围绕优化企业科技创新环境,坚持工作前移、服务前置,变企业上门找服务为主动找企业搞服务,不断减少服务中间环节,增强了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企业调研,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调研组,根据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企业的不同情况,定期到企业开展调研座谈活动,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将调研搜集的企业信息整理分类,建档立册,并成立相应的科技服务小组,开展针对性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解决技术创新中的重点难点问题。2011年,在美晨科技公司调研时得知,公司在申请股票上市过程中,缺少高层次科技平台成为上市制约瓶颈,为不耽误公司上市进程,科技局立即组成专门班子,帮助企业完善申报材料,并多次上市进省联系对接上级部门,最终促成了依托美晨科技创建的山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落户诸城。目前,全市已拥有2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居全省县级市首位。在开展针对性服务的同时,结合该市开展的民情台账活动,科技局还积极开展送科技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去年以来,编制印发《诸城市科学技术局服务手册》、《年度项目申报指南》5000余册,先后举办科技成果展览、科技创新知识进企业等活动11次,组织开展科技新政策、项目资源新投向等专题培训32次,实现了科技政策信息提供、科技项目策划、科技项目跟踪的最佳服务。
项目争取超前化。不断加强与上级的沟通衔接,采取“走出去汇报,请进来指导”等措施,主动与上级业务部门搞好对接,及时捕捉上级项目、资金、政策、智力等方面的信息,超前研究、筛选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加强企业业务指导,制定具体争取方案,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去年以来,先后成功申报“禽类产品质量安全”、“电脑全自动回转式杀菌系统”、“食品天然色素提取成套设备与技术”等各类上级扶持项目20个,争取扶持资金近2000万元。组织实施了国家、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有7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火炬计划,3个项目列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个项目纳入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二、突出服务重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力度,积极帮助企业搞好调查、咨询论证,通过项目培育和技术指导,使其尽快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搞好包装推介和申报,帮其尽快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突出科技型企业培育,在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新型材料、生物医药、节能与环保等领域企业的扶持,引导东晓生物、泰瑞汽车、大业金属、乾龙汽车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加大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产品和国家重点新产品,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目前,该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2家,其中国家级3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90多家,山东省、潍坊市创新型试点企业各5家;有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引导北汽福田、泰盛化工、天旭太阳能、信得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项目、产品研发、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向产业高端迈进,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电子、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新能源与环保、生物技术等产业链条式、集群化发展。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9亿元,列潍坊各县市区首位。
加强各类研发平台建设。按照“固定一个研究场所、培育一批专职技术人员、挂靠一所高等院校、开发一个主导产品、攻克一个技术难题”的“五个一”要求,筛选符合要求的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在技术改造、工艺提升、硬件升级、科研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到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1家,省级研发中心23家,潍坊市级研发中心63家,6家企业分别牵头构建了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申请专利5700多件,实施率达到70%以上。
扩大产学研联合。充分发挥科技部门与科研院所联系紧密的优势,帮助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或配套协作企业,开展校企联合、企企联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今年以来,先后组织美晨科技、佳士博等40多家企业赴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进行了5次对接,30家企业与高校达成合作意向。目前,全市已和北大、清华、中科院、山大等96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层次的科技合作关系,全市产学研联合企业达到319家。去年以来,先后应用、转化新技术成果128项,实现经济效益3.5亿元。
三、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推动创先争优
强化执行力建设。把狠抓工作落实作为机关作风改进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机关执行力建设,形成真抓实干、敢打必胜的良好氛围。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和企业创新方面的申请,充分挖掘各种有利条件,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交办任务顺利完成。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是北京上市企业的子公司,因不具备一级法人资格,无法从诸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为把诸城汽车厂申报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局积极与福田公司沟通,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要求,重新整合企业科技研发、生产销售等资源,新组建了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公司,使其具备了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以此公司为基础,开展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在前两次申报没有通过的情况下,科技局一方面组成专门班子,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再次进行申报;另一方面局负责同志与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连夜赶往济南,分别找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分管领导、评审专家进行对接、说明情况,最终使福田汽车科技开发公司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加强工作督促考核。制定完善了《科技局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能职责,年初制定年度岗位目标,并把目标进度分解到每月、每周。月初每人上报月工作计划,每周一小结,每周五集中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公开交流,据此编发科技局《重点工作进度统计表》和《全体人员上周工作总结及下周工作打算》,动态公布每人工作完成情况,激发干部职工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严格工作考核,把争取项目、服务企业工作作为考核重点,出台了科技局《重点工作任务目标责任制》、《重点工作考核办法》、《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靠重点企业制度》等规章制度,定期考核工作进度,年终进行综合考核,据此评先树优、兑现奖惩,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努力创先争优。各项工作坚持高点定位,勇于争先,积极争当全省、全潍坊同系统部门排头兵。在潍坊市对各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的指标体系中,科技局承担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幅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及提高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及提高百分点三项指标,在历年考核中均为各县市区第一,连年荣获潍坊市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先后被山东省科技厅授予“科技管理先进集体”,被诸城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年度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