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100项科技成果获政府表彰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泰安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12-12-24 08:37 文字大小:

    近日,2012年度泰安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全面结束,市政府对100项优秀成果进行了表彰奖励。2012年的市奖项目总体技术水平较高,实用性较强,市场容量较大,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行业和领域,对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综合、迫切问题产生了较大作用,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突出。获奖项目共新增产值378亿元,利税51亿元。其中,化工、纺织、机电、煤炭、建材等泰安市主导产业的项目43项,占获奖项目利税总数的91%。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后劲,电子信息、非金属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项目占项目总数的52%。这些项目在推动经济复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凸显了科技支撑作用。一等奖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WC43M-20×5000精密高强度板料矫平机”项目,产品先后被上市公司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使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6%,居行业首位。新增经济效益50亿元,新增利税7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重大,市场前景广阔。
    自主创新能力强。获奖项目共申报专利144项,发表论文377篇,通过省级鉴定成果48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有7项,国际先进水平的有39项,国内领先水平的有48项。一等奖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数字化采矿关键技术与软件开发”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受理发明专利4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8项;出版专著1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1篇;经包括三位院士在内的鉴定委员会鉴定,项目成果在数字化采矿软件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合作创新效果明显。今年的获奖项目中,有53项合作项目,涉及机械、煤炭、化工、农业、医药卫生等多个行业,这些项目都在泰安得到了转化、应用;10项一等奖项目,其中8项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研发,1项是科研院所强强联合完成。企业与驻泰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的项目呈现逐年增多趋势,高校、科研院所成为瞄准科学技术前沿、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驻泰院所的科技资源有效集成促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二等奖“淀粉废水资源化及循环利用”项目,由瑞星集团和北京化工大学联合研发,北京化工大学提供菌种和小试成果,瑞星集团在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教授指导下改进了工艺流程和关键设备,建成了 60万吨/年工业化装置,在国内首家实现了淀粉废水发酵合成油脂及循环利用,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项目产业化前景广阔。
    人才培养有较大提升。获授奖项目的完成人员中,科研人员年轻化趋势明显,中青年科技人员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有440人,占获奖总人数73%;高级职称人员有279人,占总人数47%,科研人员结构更加合理,高层次人才在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一等奖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00万㎡高档贴面装饰石膏板及成套技术装备”项目课题组荣获“泰安市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他们在搞科研的同时,积极培养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近几年来,团队中培养硕士2名,有8名技术人员晋升高级技术职称,为企业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储备了人才和项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