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日照高新区“围绕一个目标(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突出一个重点(打造特色精品园区),增创两个优势(服务优势和机制体制优势)”,牢牢把握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定位,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高起点、高水平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和LED照明、太阳能光伏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深化产学研结合。以高新区创业中心为基地,推进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知名院校合作,为园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重点加快推进省级高新技术服务中心项目,引进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努力建成日照市最大的科技研发基地。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院士工作站,积极创建国家级科技孵化中心。
二是大力实施“135”工程。即从投产企业中,筛选10家年产值过亿元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扶持,培植一批“航母”型企业;筛选30家成长性能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投产项目,培植一批“中坚”型企业;筛选50家在谈、在建重点项目和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将其培育成“创新”型企业。对筛选出的企业,实行“一个包保领导、一个服务部门、一个负责干部”的“三个一”服务推进工作制度,为项目建设和发展提供零距离、“保姆式”服务。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按照“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以业引业”的思路,立足现有产业在产业链上“寻商”,积极招引各产业的上下游配套项目,突出招引“块头大、效益好、税源稳”的大项目。同时,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工作及项目推进评价、考核、奖励制度,增强对外招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日照乃至山东招商引资的服务高地和投资洼地。
四是创新工作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模式,以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精品园区为目标,继续探索新的行政运行、园区经营、薪酬管理模式,增强园区发展的生机活力。积极推进“科技入园区”活动,探索在电子信息产业园、创业中心、服务外包基地等专业园区设立管理服务机构,并研究出台项目准入标准及相关优惠政策。坚持“抓服务就是抓生产力、抓竞争力”,把服务作为一种产品去用心经营,进一步创造文明诚信的人文环境、规范透明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贴着客商走,围着项目转,做到“尽心、尽力、尽责任,见人、见物、见精神”。
一是深化产学研结合。以高新区创业中心为基地,推进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知名院校合作,为园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重点加快推进省级高新技术服务中心项目,引进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努力建成日照市最大的科技研发基地。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院士工作站,积极创建国家级科技孵化中心。
二是大力实施“135”工程。即从投产企业中,筛选10家年产值过亿元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扶持,培植一批“航母”型企业;筛选30家成长性能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投产项目,培植一批“中坚”型企业;筛选50家在谈、在建重点项目和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将其培育成“创新”型企业。对筛选出的企业,实行“一个包保领导、一个服务部门、一个负责干部”的“三个一”服务推进工作制度,为项目建设和发展提供零距离、“保姆式”服务。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按照“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以业引业”的思路,立足现有产业在产业链上“寻商”,积极招引各产业的上下游配套项目,突出招引“块头大、效益好、税源稳”的大项目。同时,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工作及项目推进评价、考核、奖励制度,增强对外招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日照乃至山东招商引资的服务高地和投资洼地。
四是创新工作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模式,以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精品园区为目标,继续探索新的行政运行、园区经营、薪酬管理模式,增强园区发展的生机活力。积极推进“科技入园区”活动,探索在电子信息产业园、创业中心、服务外包基地等专业园区设立管理服务机构,并研究出台项目准入标准及相关优惠政策。坚持“抓服务就是抓生产力、抓竞争力”,把服务作为一种产品去用心经营,进一步创造文明诚信的人文环境、规范透明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贴着客商走,围着项目转,做到“尽心、尽力、尽责任,见人、见物、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