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科技创新孕育经济发展新突破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烟台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11-03-22 15:06 文字大小:

    “十一五”期间,招远市大力实施科技强市战略,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了以黄金、轮胎、电子材料、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为支柱、具有较强产业特色的工业体系。2010年,招远市生产总值达到452.96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56亿元。在2010年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榜中分列第42位、48位。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产业高端与高端产业相结合,重点研究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加工技术、先进制造模式等先进制造技术,突出发展有色冶金、电子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生物创新药物、海洋新技术等重点高端产业,努力提高制造业高新化水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企业达到100家,重新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2010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36.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7.98%。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优势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贺利氏招远贵金属公司成功跻身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金宝电子是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子铜箔材料分会理事长单位、覆铜板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生产的高档电解铜箔及覆铜板这两个主导产品的产量均居国内企业排行第一。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合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逐步建立健全主体明晰、目标明确、保障有力、快出成果的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争取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0多项,资金4000多万元;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16项,共获烟台市级以上科技奖励47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25项,烟台市级21项;全市累计专利申请2948件,其中发明专利830件,累计专利授权1505件;全市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发展到120家,其中,博士后工作站2家、院士工作站2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工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1家。招金矿业承担的“采动地压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矿井灾害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研究”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和烟台市重大专项;玲珑集团开发的“超低断面抗湿滑低噪音乘用子午线轮胎”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省自主创新重大成果专项和烟台科技自主创新双十工程。
    三是科技合作机制逐步建立。着力建设合作创新平台。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长效管理”的思路,以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作关系,努力搭建与国家和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联网、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公共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招远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电子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黄金产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三大国家级基础创新平台。着力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积极落实有关奖励扶持政策,突出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主体地位,鼓励市内科研单位、企业围绕战略决策咨询、联合研究开发、联建创新基地、开展技术交流等方面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开展科技合作,重点解决关系全市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企业技术难题。市政府与山东理工大学开展校地联合办学,建立了山东理工大学招远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架起实验室科技成果与企业生产之间的“桥梁”;招金集团作为“中国企业500强”企业,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天津地质研究院等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科研开发、推广应用、技术改造、环境治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合作,每年开展合作10余项;玲珑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承担的“轮胎高性能化用纳米弹性体复合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课题被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康泰集团在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与日本松下公司联合建立了按摩椅研发中心,并在上海成立了技术研究所,与山东建筑大学联合研发的“中医按摩机器人”项目被列入了国家“863”计划。
    四是科技要素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围绕资金要素,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烟台市关于科技投入的各项法规和政策,确保政府科技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依靠税收、贴息等政策激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个人、民间组织、非营利机构等各方面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围绕人才要素,坚持把人才作为科技生产力最核心、最活跃的要素,着力建立健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工作机制,采用高薪招聘、担任顾问、兼职、讲学、短期聘用等方式柔性引进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高层次科技人员来招,攻关技术难题,转化科研成果;聘请意大利陶希里、美国蒂姆等国外大型企业高科技人才、专家到企业进行专题科技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高素质”的产业人才队伍。围绕政策要素,坚持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着力构建内涵丰富、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明显的创新环境,扎实推动地方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把握转型升级主动权,“十一五”期间制定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关于产学研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及《招远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招远市专利工作奖励办法》等激励政策,激发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引导创新资源加速流向科技创新领域。围绕文化要素,每年举办科技活动周、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日等活动,努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不断倡导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全市上下已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养明显提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