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栖霞市立足工业经济现状和工业发展特点,着眼于建设烟台市水源保护地,积极响应转方式、调结构,以发展
低碳、绿色、循环经济为目标,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取得了初步实效。
一是积极推行余热发电。引导企业推行余热发电,实现利废、环保、节能的三重效果。山水水泥投资8850万元建设了装
机容量为15千瓦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年可节约用电量9000万千瓦时,折合标煤3.15万吨,年可增加销售收入5897万
元,新增利润2279万元。瀚海化工投资1200万元的35吨“三废”锅炉余热发电项目,每小时可发电800度,年可节约570多
度电;此外,白洋河水泥、三菱水泥立项投资8000万元于将2012年新上2条余热发电项目,年可节约用电量近9000万千瓦
时,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利税3200多万元。
二是扶持发展风电产业。立足栖霞风力资源丰富,丘陵山地较多适合发展风力发电的实际,将风电作为一个产业积极培
育,制订了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扶持发展。润霖风电在唐山建成的风力发电项目是我省内地第一个风力发电场,安装风力发
电机组57台,总装机容量为41700千瓦,2010年前十个月就发电6800万千瓦时,实现收入4760万元,利税1800万元;盛家
沟风电、庄子风电、花园风电、双马石风电、庄园风电、大庄头风电等总装机容量为29.7万千瓦的6个风电场,前期工作已
经完成,即将进入实际性建设;寺口和亭口2个风电场正在测风。同时又规划在唐家泊、蛇窝泊、桃村和苏家店建设4座风电
场,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专为风电配套的安得利斯风电装备公司年可生产风电塔筒200台;新成立的风能学校年可
培养风电专业人才150人,逐步形成了集生产、发电及人才培训一条龙的风电产业。
三是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立足栖霞果木及灌木枝条丰富的实际,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先后开工建设了万华板业和生
物质热电两个项目。万华板业项目规划投资1亿元,主要利用农作物及果木枝条加工高级环保板材。项目投产后年可消化农
作物秸秆及苹果枝条等6万吨,年产生态板材5万立方米,既实现了废物利用,增加农民收入,又实现了环保、清洁生产;生
物质热电项目规划投资4.2亿元,利用苹果枝条等进行生物质发电,并利用余热实现城区供热。项目投产后年可利用枝条20
余万吨,设计年发电1.8亿千瓦时,供热130万吉焦,折合标煤约12万吨;利用余热向市区供暖,可提供300万平方米建筑面
积的供热需求,实现了变废为宝和清洁生产的双赢。此外还利用果树枝条生产食用菌、利用人畜等粪便进行沼气生产。全市
已投资3400万元建设中型沼气池6处,户用沼气池16191处,总容量13万立方米,年产沼气750万立方米,折标煤5355吨。
四是积极发展环保制造业。同兴实业公司是以制造大型环保设备为主的机械制造企业,近年来我们对该企业实行重点包
帮,积极协调企业发展资金、扩建用地,促其尽快做大做强。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国带式过滤机最大的制造销售基地,公司
生产的精密陶瓷真空过滤机,是我国新一代高效节能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非
金属等精矿及尾矿脱水处理,其技术含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已形成年产100台的生产能
力。今年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2204万元,利税321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2.1%和73%,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可达到3.5亿
元,利税4500万元。
五是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灯。红壹佰照明公司是以生产高效节能灯具为主的企业,该企业作为全市43户重点骨干企业之
一,我们对其实行重点扶持,引导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该企业生产各类电子节能灯,产品已纳入政府
采购目录,2009年中标国家财政部、发改委组织的高效照明产品推广项目,生产节能灯3200万支,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
利税2700万元,工业增加值1577万元,企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仅为0.037吨标煤。自公司成立到2009年,累计生产各类高
效电子节能灯近2亿支,若全部用来替代白炽灯,每年可实现社会节电达12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140万吨,社会节能效果
非常突出。